据统计,中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超过3/4的人晚上23点以后入睡,近1/3的人凌晨1点以后入睡。而受去年疫情影响,人们的整体入睡时间都延迟了2-3小时,对睡眠问题的搜索量也提高了43%。
你的睡眠还好吗?
可能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1、白天精神压力过大,未得到缓解
如今很多人的工作压力真是越来越大,数不清的工作任务堆积成山,通常会让他们倍感压力,精神高度紧张。即使下班回到家中,也无法安心休息,大脑始终保持着白天的紧绷状态,自然就无法正常入睡。
2、所处环境嘈杂,难以入眠
有的人居住环境比较噪杂,如住在马路边等,还有住房拥挤、卧具不舒适、空气污染或者突然改变睡眠的环境,噪声、强光的刺激,气温的过冷或者过热,以及蚊虫的侵扰都会有可能影响睡眠,接着陷入失眠状态。
3、睡前玩手机,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许多人习惯性地在睡前玩一会手机,刷短视频、看小说、追剧……结果越玩越起劲,大脑也越看越兴奋。好不容易放下手机,脑中却一直反复上演刚刚看到的海量信息,完全无法平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
4、自身身体疾病疼痛,导致无法入睡
任何身体的不适都可能会导致失眠,如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绝经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过敏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营养不良、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带来的疼痛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无法安然入睡。
多晚睡觉算熬夜?晚睡的危害有哪些?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熬夜是指到了夜晚该睡觉的时间不睡。而从人体内分泌的角度来说,23点以后睡觉就算熬夜。由于人体自我修复活动大多集中在3点以前进行,因此23点-3点这段时间的睡眠质量尤为关键。
1、导致白天困倦,易疲乏
如果前一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很不好。非常容易陷入困倦疲乏的状态,这样十分影响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
2、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具体可表现为急躁、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长期熬夜会使整个人精神变得非常敏感,各种不好的情绪也会悄悄找上门。
3、引发生物钟紊乱
如果只是一次两次还没什么明显的影响,但如果长期处于熬夜状态,就会让自己的睡眠质量变得非常差,整个人的作息也会被打乱。长此以往,可能就会习惯性失眠。
4、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我们的身体有着固定的作息时间,如果不按时睡觉,身体代谢就会紊乱。继而可能增加代谢性疾病、精神疾病、癌症等发病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的不是睡足8小时,而是有没有睡够4到5个睡眠周期:我们的睡眠周期由浅入深,出现梦境期,周而复始4-5次人就醒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垃圾睡眠”,即使身体睡着,全身器官也难以休息。
如何收获高质量睡眠?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1、多散步,让身体活动起来
每天静静地散步半个小时,或者适当进行跑步活动,可以使体内的血液循环保持正常健康的状态。有了健康体格之后,更有助于睡眠。
2、多通风,让呼吸更加顺畅
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尤其在睡眠前,一定要保证周围空气的质量。最好在睡觉前保持开窗通风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注意,不宜用被子蒙着头睡觉。
3、放轻松,让心情保持愉悦
生活中难免会有压力,但一定要尽量把一些生活工作压力通过其他渠道减压,例如多听一些舒缓音乐、做一些能让自己感到快乐轻松的事,总之,一定要减少自己的负面情绪。
4、少熬夜,让作息维持规律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早睡早起,睡觉前一定要避免过于激烈的脑部活动,尽量少玩手机。可以借助喝牛奶、泡脚等辅助活动,帮助自己快速入眠。
本文由无忌哥哥去水印整理发布,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