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营销观察干完野狼Disco这杯上头酒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权威 http://www.yunweituan.com/

就算你以前没法get港星陈伟霆的帅,最近还是可能会因为一首《野狼Disco》重新认识他。这个大多数时候只在各种言情偶像剧里出现的名字,突然出现在土味爆款神曲的短视频里,配合着《野狼Disco》的BGM,在夕阳下抛媚眼撩长腿,打破次元壁的画面真是让人着迷又上头。

“心里的花,我想要带你回家,在那深夜酒吧,哪管他是真是假……”10月15日,不再是散装粤语版的歌曲《野狼Disco》正式上线,其中rap部分依然是由创作者宝石Gem(董宝石)演唱,而hook部分则交给香港歌手陈伟霆来完成。上线第一天,《野狼Disco》微博双热搜阅读量均破亿,QQ音乐巅峰飙升榜第一,同时还带动了陈伟霆7首老歌全上飙升榜。

原版野狼disco:在酒吧被肥头大耳油腻中年暴发户大哥骚扰。陈伟霆版野狼disco:和帅哥在酒吧的浪漫邂逅,开启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这条排名第一的评论在QQ音乐获得了1.2万点赞。

图片来源:陈伟霆版《野狼Disco》短视频截图

这已经不是《野狼Disco》第一次火了。

这首杂糅着90年代流行元素的混搭说唱,虽然没能扭转宝石Gem在《中国新说唱》里第三季被淘汰的命运,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过去一个月里加速蹿红,霸占了各大音乐平台的榜单,在抖音上播放量高达14亿次。

“左手跟我一起画个龙,右手画一个彩虹,走起……”这样自带节奏感和画面感的歌词,配着东北话的音调,从头到尾透着一股接地气的大碴子味。“大背头”、“BB机”、“舞池里的”,歌词列举了九十年代特有的元素,将早年东北底层青年娱乐生活描述得活色生香;“你瞅啥”、“起开”、“你寻思啥呢”原汁原味的东北口头禅,在歌里层叠出现,朴素直白地展现着东北人的“虎气”。

无论曲风还是歌词本身,《野狼Disco》都很适合抖音、快手上的短视频演绎。动作简单、节奏感强,身体只需要跟着节奏来回扭动,动动左手画个圈圈,右手划个波浪,简单的两个动作,就可以把一个在舞厅里虎虎生风、得意洋洋的青年姿态舞出来。人见人爱容易get,既适合个人演绎,也适合大场面的群舞。

从广场舞大妈到特警兄弟们,从各种恶搞模仿视频到罗志祥、陈赫这样的流量明星加入,各种生活形态的演绎,让它迅速演变成一首现象级的说唱。

宝石Gem,这位自称是网友“老舅”的东北爷们,按资历,确实已经不算说唱圈的新人了。早在高二那年,他就拉上好朋友搞了个说唱组合;年与长春几个玩得早的说唱组合合并成吾人族;年出了第一张正式专辑,老舅可以算是东北最早玩说唱的一批人。

《野狼Disco》最早版本发布的那会,老舅网易云里只有多个粉丝。看着时下火爆的短视频,年3月,他也开始试着将新歌上传快手。当看到快手上无数主播把这首歌当作喊麦作品翻唱时,他开始意识到:歌火了。

宝石Gem比赛现场图

从《我们不一样》到《海草舞》再到《学猫叫》,《野狼Disco》不是第一首抖音神曲,也不会是最后一首。但是它大概是迄今为止破圈层最快的一支歌。以往的神曲都是红了之后,由主流歌手在综艺节目里演绎,那往往意味着那首神曲已经到了传播曲线的末端。就像网络的梗都是快要被说烂之后,才会传到春晚演员的嘴里。

但这回,陈伟霆所代表的主流文化是在《野狼Disco》正当红的时候,主动加入了神曲的再演绎,把这首神曲推向了第二个传播高峰期。

爆款神曲养成记

无论是《野狼Disco》、《我们不一样》,还是其他大火的《学猫叫》、《纸短情长》、《往后余生》、《海草舞》等等,这类爆款神曲,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准确表达用户的情绪,它不需要整首歌都是精华,只用在关键的15秒副歌部分发挥巨大的感染力,让一个五音不全的用户,听一遍也能立马跟着哼起来。

此外,神曲还必须接地气,能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让大伙在拍视频时争相去模仿歌曲里的舞蹈,进行二次创作。

最早的神曲,伴随着网络提速、宽带兴起而流行。雪村在年发行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一副并不精致的唱腔配上相对粗糙的flash动画,就这样敲开了新世纪网络流行曲的大门。随后《老鼠爱大米》、《香水有毒》、《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风》等一批走城市苦情路线和农业重金属路线的歌曲一哄而上,借着手机彩铃业务成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街歌。

彩铃式微后,我们就很难再找到一首大众意义上的神曲——就是那种即便不喜欢,当副歌部分响起,你也会无意识地跟着哼几句的歌曲。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众的音乐审美正在被短视频重新塑造,神曲大众性、草根性的一面,正再次被激活。在这个每十个人中就有六个人使用过短视频的年代,百分之八十的爆款神曲都是由短视频平台制造的。

无论是经典的流行旋律还是魔性鬼畜的搞怪歌曲,只要短视频平台稍稍一使劲,都能如火箭发射般迅速走红。除了神曲本身的特质外,它们还率先抢占了高频场景,尽管只有短短几十秒的曝光,但高频密集的曝光,足以副歌部分成为经典,不断被更多用户所知。就算是一首冷门的歌曲,只要借助现成素材,进行二次创作,通过改编加工再翻唱,也有可能转变为神曲。

吃着碗里,盯着锅里

过去歌曲的传播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点对点的传播,这是相对私人化的封闭过程,比如CD、MP3、各种音乐播放器,每个用户都有自己接触歌曲的路径,建立自己的音乐库,并且不会同步与别人分享;还有一种是点对面的传播,比如电台、线下演唱会、电视节目等,以歌曲传播者为中心向部分受众进行一次传播,并且很难有后续的再传播。

而在内容消费发生巨变的今天,音乐实现了再生产式和裂变式传播。不论是以微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