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服务好区域,一起守住抗疫防 [复制链接]

1#

3月以来,上海本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医院正与各区结对,提升疫情防控能力。作为地医院,上海交通大医院承担着区域内医疗救治重任,3月25日起,分批次派出共计47名医院(医院)。

援鄂领队披上“战袍”再出发

医院收治的多是老年患者,60岁以上的患者约占80%,其中,四分之三病人还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有的则长期卧床。除了治疗新冠肺炎,还要治疗基础性疾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这给医疗队员的救治护理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但医疗队中一个熟悉的身影给所有队员吃了一颗“定心丸”。医院副院长张继东,两年前,他作为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总领医院。拥有丰富抗疫救治经验的他,此次再度带队支援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成了整支医疗队的“主心骨”。

3月26日,张继东带领15名医护进入医院住院部隔离区,一起排摸病人实际情况。一些老年患者在转运入院过程中,信息缺失又一时无法求证,张继东建议首先给予每位患者唯一的编号,医院信息科开放以编号为主的信息保障系统,确保治疗检查信息不遗漏、病人不搞错,再根据病情立即对病人进行轻、中、重症分层分诊,让患者分流到各自相应病区,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最恰当的治疗。

“作医院,仁济医疗队要展现应有的责任担当,服务好区域,一起守住抗疫防线。”张继东说。面对不断增加的收治病人数量,他快速转变策略,带领医疗队主动承接急诊重症病区,医院调集30余位医疗骨干,全面负责病区内所有诊疗工作。

多学科联合诊疗、仁济专利吸痰保护装置等,备齐备好救治老年患者方案

“感谢医务人员这十几天的努力,我核酸转阴,终于要出院了。”王老先生(化名)的欣喜溢于言表。这要得益于仁济医疗队完备的老年新冠患者诊治方案。

4月1日晚,王老先生被收治进仁济负责的病区,他来院时呼吸急促,了解到他既往脑梗、高血压病史,且未接种新冠疫苗,呼吸科主任秦慧结合外院CT考虑患者新冠肺炎诊断明确,伴有低氧血症,确诊王老先生为新冠肺炎重型。经其他检查发现患者同时合并心肌损伤、心功能不全,秦慧立刻给予患者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吸氧,缓解呼吸困难,胸腺肽提高机体免疫力,连花清瘟降体温缓解不适症状,同时心内科医生密切监测王老先生的心功能状态。经过10多天的治疗,目前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同时核酸转阴,达到出院标准。

仁济医疗队员涵盖了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学科、心内科等科室,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每天把重症病人和特殊病人的各项指标进行群内讨论,协调治疗方案;针对信息缺失的老年病人,医疗队员通过排摸患者随身携带的物品,翻找每一片记录药品的信息纸和药瓶,并根据生命体征、化验结果做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规范病案记录。

在治疗上,仁济开展了肺部超声和心脏超声、深静脉穿刺置管、俯卧位通气治疗等。护理团队在仁济专利的吸痰保护装置下给排痰困难患者吸痰,既缓解患者的病情,又有效阻挡患者产生的气溶胶或者飞沫等对医护人员的传播,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几率。在得到医院的认可后,吸痰保护装置被“仿制”成多套,在各病区投入使用。

“此次上海所经历的疫情和2年前的武汉有很大不同,奥密克戎病*传播性强,潜伏期短,新冠重症患者以高龄老人为主,且伴有基础性疾病和未接种疫苗史,医院在这次支援任务中积极探索救治方案,不放弃任何一位老人。”张继东表示。

据悉,经过近1个月的努力,截至4月20日,仁济医疗队负责的重症病房共收治住院人次,已出院60人次,符合出院标准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2人次。

上海交通大医院

就医服务号

订阅号

视频号

我知道你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