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个令很多人感到头疼的毛病,夜间睡不好觉常常会导致人们白天工作效率降低,情绪暴躁,容颜憔悴。长期失眠可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极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疾病。因此中老年人解决好睡眠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李海聪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您说说中老年人如何有效解决失眠问题。
医院李海聪教授
李海聪,卫生部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第五届中央保健会诊专家。擅长各种老年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症、高血压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及其后遗症、脑供血不足)、糖尿病、高血脂症及睡眠障碍症等的诊断和治疗。应用纯中药治疗顽固性睡眠障碍,临床疗效突出,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总有效率达80%以上,并克服了西药治疗睡眠障碍的严重副反应、日间“宿醉作用”、成瘾性、反跳性失眠。
失眠,是一个令很多人感到头疼的毛病,夜间睡不好觉常常会导致人们白天工作效率降低,情绪暴躁,容颜憔悴。据调查,中国有35%的人存在失眠,17%患者失眠症状相当严重,其中,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长期失眠可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极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疾病。因此中老年人解决好睡眠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中华养生》特邀卫生部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李海聪教授做客直播间,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您说说中老年人如何有效解决失眠问题。
——在临床上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类:
不良嗜好类
心理原因类(焦虑、压抑)
疾病类
药物副作用类
——失眠的状态有几类,我们大致归纳了一下,请李海聪教授从中医的角度逐一为您解析这些状态产生的原因:
睡不踏实入睡困难醒了又睡时睡时醒整晚失眠
——李海聪教授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失眠的六大分类:
气滞血瘀型
气血不足型
阴虚内热型
阳气虚弱型
肝火上扰型
痰火内扰型
——失眠给身体带来的直接影响有哪些?
——误区之一:对失眠缺乏正确认识,以时间来判断
对于良好的睡眠来说,睡眠的时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睡眠质量。有的人睡眠时间虽少,但质量很高,次日能保持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这就不能简单地以时间少而判断为失眠。有一种错误做法,前一晚少睡了几个小时,试图次日早些睡以补回少睡的几个小时,结果适得其反,迎来的往往又是一个失眠之夜。
——误区之二:失眠者睡前自我紧张常是最大的误区,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于是强制地数数字、听钟表声等,结果反而造成大脑过度紧张,这称为紧张性失眠。如睡前用温水洗澡、热水洗脚,做些轻松的文体活动,听些柔和的音乐、到户外散散步、看看夜景,都会使精神放松。
——误区之三:对安眠药的不正确认识及使用
一种错误做法是滥用安眠药,一出现失眠,就服安眠药,而不分析引起失眠的原因。针对失眠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就能自然纠正。只有一部分真正失眠者,才需要服用安眠药。尤其是患有精神疾病的,要使用专门的治疗方法,而不能单纯的治疗失眠。
另一种错误认识是,对安眠药抱着过分恐惧的态度,一服用安眠药就怕上瘾,因此,服服停停,结果使失眠长期不愈。其实,现在市面上常用的安眠药已经经过严格的优胜劣汰,一些副作用大、成瘾性大的安眠药已经基本不用或少用了。虽然这类药物严格地说都可能有成瘾性倾向,但实际上,发生的仅是极少数,而且不严重;在临床使用上,医生也知道把握,因此这种恐惧心理是不必要的。
绝大多数老人的睡眠障碍无需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改善睡眠习惯和进行心理调适来达到目的。专家建议老人采取下列方法改善睡眠:
●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做运动,睡前做2--4小时的轻微体力劳动,对睡眠有利。
●调节好自已的睡眠时钟,按时起床。
●每天下午暴露在自然光线中一段时间,欣赏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晚餐莫饮酒,睡前数小时内莫饮咖啡、浓茶,少吃点零食,喝杯热牛奶有助睡眠。
●戒烟,尤其不要睡前或失眠时吸烟,尼古丁是刺激剂,会扰乱正常的睡眠。
●最好每晚睡前做同样的事情,如看电视后写书法,或画画,或看书,洗澡或洗脚,然后上床。或在看电视后到户外漫步,再看书、洗漱、上床。
●睡前回忆愉快的往事或编撰一个幻想故事,在愉悦的心情中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