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1特写丨封控下的肾透析
TUhjnbcbe - 2023/5/9 21:41: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实习生宋佳旻王馨漪“医院从4月6日零时转医院,停止接收血透病人!”

“他的妻子张慧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全家均需要居家隔离,身为密切接触者的李涵无法出门。”

……

因为疫情,上海一些需要做肾透析的患者被按了暂停键。一位患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有需求的肾透医院,但她目前出行还有一定的问题。

对尿*症晚期患者来说,规律的血液透析是他们赖以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方式。透析的频率及时间取决于病人残余肾功能、身高、体重和营养等因素,也与血流量、透析液流量及选用透析器的清除率有关。原则上,体重较轻的患者要保证一周两次的透析频率,体重较重的患者需要一周三次或者两周七次的透析治疗。

因为疫情,医护人员有感染的风险,而且肾透析需要专业的人员,针对这缺口,已有透析医疗队伍驰援上海。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血透医疗总队副总队长、协会肾透析专委会副主委、达康医疗董事长陈少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已有两队血透队伍前往上海。第一批援沪医务人员78人,工作人员12人;第二批医务人员55人,工作人员2人,组成九个分队,医院。与此同时,第三批志愿者也在招募中。

实际上,除了上海外,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让吉林、长春、唐山、沈阳等多个城市(区域)按下暂停键。严格的封控让尿*症晚期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面临就医难、出行难、核酸筛查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紧缺的血透资源甚至影响到血透患者的治疗周期。

对此,陈少波表示,在疫情严峻封控之下,需要考虑好尿*症患者等群体就医需求,为他们开通便利的就医通道,在特殊情况下,*府部门需要对这些特殊就医群体做好预案,包括如何维持医疗体系的运转、如何保护特殊患者群体、如何解决紧急情况的预案措施。

此前武汉疫情期间做过医疗救援志愿者的西安新慷乐血液透析中心相关负责人俞翔,4月2日从西安赶赴上海,医院。俞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从武汉、西安的经验看,在疫情严峻之下,做好整体预案,对医疗资源进行分层分级,有序协同最为重要。“其中,交通解决患者转运的问题尤为重要,可以充分利用好志愿者,保障社区有配送的志愿者车辆,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出小区进行就诊,保障其健康与生命安全。”

俞翔在上海支援受访者供图

紧急驰援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医院停诊,停止接收血透病人。75岁的张奶奶原本一个星期会在医院做三次血透,周二、周四、周六各做一次。4月6日,医院发布通知称,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要求,自6日零时起临时转医院,医院门诊、急诊、发热门诊、住院、核酸检测等医疗服务。医院、入境人员医学观察区照常运行。

张奶奶本该安排在4月7日的血透没有做上,无奈只能向后延期。医院也没有办法满足尿*症晚期患者的血透需求。由于没有机器设备、缺乏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医院没有办法为患者进行血透治疗。4月11日,张奶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医院,做上透析了。

除此之外,血透患者还面临自己成为阳性患者或密接、次密接被隔离的风险。58岁的上海市民李涵(化名),每周要固定做三次血透治疗。3月28日,他按照治疗周期做了一次血透。然而第二天,他的妻子张慧(化名)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全家均需要居家隔离,身为密切接触者的李涵无法出门。

张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4月1日开始,他们多次与居委会、街道、医院打电话沟通,4月3日被安医院医院做了血透。

张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次血透本需要4-5小时,但李涵只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血透就开始全身发抖,没有达到完整治疗时间就下机了。张慧跟医生沟通,希望第二天再做一次血透,但还有很多也是已经5-6天没有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需要机位。

对此,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郝明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1日凌晨,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接到上海浦东新区疫情防控办电话,希望尽快组织血透医护志愿者援助的请求后,立即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紧急招募,截至4月1日下午6点,离通知发出不到10小时共有来自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个城市,多家医疗机构、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

7天以来,已有约名血透医护志愿者陆续从广东、云南、河南等地赶到上海,经核酸检测、岗前培训后立即参与到具体工作中。

据了解,这名血透医护志愿者已经分别入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南院、医院、医院、医院。之后,还将有50名血透医护志愿者抵沪,分别加入到华山北院、瑞金北院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的血透治疗工作中。

郝明德介绍称,目前正在招募第三批血透医护志愿者支援上海,拟招募名志愿者,医生10名、护士名。血透医护志愿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如血透护士还需要穿刺、对漏管进行合理处置、操作透析设备并监测容量等技能,为此,对志愿者要求具有执业资格证及血透上岗证。

守护生命线

除了上海外,也有部分城市进行了封控。3月20日,唐山市全市行*区域实施临时性交通管制,唐山按下了暂停键。

长生医疗河北区域副总监血透医生孙宇也开始了长达20多天和“死神”抢时间,全力守卫血透患者生命安全线的工作。

唐山卫生监管部门特别关切了肾透析患者,在封控当天就发布了透析肾友的就诊通告,将城区内所有可以接收透析肾友的透析机构一一列出。然而,唐山本次封控涉及到了区域内透医院,影响到了近名透析肾友的透析保障问题。孙宇说道,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医生必须要争分夺秒工作。

孙宇所在的长生医疗,是一家专注于透析服务的连锁集团,作为业务相对单一的医疗机构,接触人员少,布局合理,因而成为很多高风险透析肾友的“安全港”。

在一些肾友因为封控*策导致透析困难时,北京长生承接了大量的分流肾友,保证提供及时、充分的透析治疗。目前在患者人数最多的中心,护患比名患者,13个护士,各中心平均约2名医生,7-10名护士,左右患者,而正常情况下正常时期护患比1:8。

孙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在这封控的20多天里,他们工作人员只能住在临时搭的板子上。很多人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六点,甚至有人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半一直在工作。因为封控,绝大部分的中心保洁都无法出门,中心护士要在上班时承担以往两倍的工作,在班时为病人治疗,下班后还要承担保洁的工作。

工作人员临时搭的板子床受访者供图

目前,孙宇每天工作15个小时,全程在中心与医护同吃同住,亲自管理隔离透析区的患者,以减少员工与他们的接触。密接人员被收治在隔离观察点,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次密接被安置在普通区三班透析。

孙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封控前期,很多肾透析患者就诊困难。“肾透析患者一般要通过社区向疾控中心反映,疾控中心会根据流调情况将患者安排到指定机构治疗。在患者联系到我们后,我们会分别联系患者,患者所在社区和卫健委,三方确认患者的风险级别,然后根据患者的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结果确认能否接收。”

现在,唐山肾透析患者的就诊情况慢慢稳定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待封控措施放松的那一刻,我和我的战友们一起,做到了我们所能做到的一切,我们盼着家乡不再发生这样的疫情、不再出现这样的封控,这样透析肾友们才能更加安然地度过每一个透析日。”孙宇说。

俞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长生医疗在唐山有好几个中心,之间能够形成很好的联动,再加上与当地卫健委、疾控中心的协调,对患者的救治就能形成很好的协同。

做好预案与协同

鉴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特殊患者透析治疗的需求,他们需要特别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21特写丨封控下的肾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