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家都知道鸡蛋营养丰富,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也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满足日常的能量需求。
在上个世纪,我国大部分家庭都吃不起鸡蛋,而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鸡蛋已经不稀奇了,算是家常便饭,同时因为鸡蛋营养丰富,因此很多人都将鸡蛋当早餐吃。
但是最近有一篇报道称,如果每天吃一个鸡蛋,很有可能患上心血管疾病,那么这是真的吗?
每天一个鸡蛋,是“养生”,还是“损坏心血管”?研究后得出结果之所以会有吃鸡蛋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说法,是因为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如果经常吃鸡蛋容易导致血液中脂肪浓度增加,进而堵塞血管,由此引发血栓等问题,长期以往很有可能会引起冠心病。
但是进行测试的志愿者的平均年龄超过62岁,已经属于老年群体,原本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水平就比较低,再加上高血脂等疾病也是老年高发疾病,因此老年人摄入鸡蛋过多,肯定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高血脂患者并不是不可以吃鸡蛋,可以适量摄入鸡蛋,但是吃鸡蛋的时候同时要控制住鱼、肉等食物,这类食物的脂肪含量非常高,一旦不注重饮食,就会引起高血脂,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
吃鸡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煎蛋、卤蛋等,但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煮鸡蛋,当然煮鸡蛋也是吃鸡蛋最健康的一种方式。
只需要将鸡蛋放入水中,用大火煮几分钟就可以,不需要加入任何调料,非常方便,而且这样煮鸡蛋能最大程度上保住鸡蛋的营养,确保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不会破坏。
这些人不适合吃鸡蛋1、发烧的病人,病人在发烧时,由于机体温度过高,会导致消化器官中的各种酶活性降低,从而导致消化能力下降,而鸡蛋是属于高蛋白的食物,如果在发烧的时候吃,会导致消化不良,不利于人体消化。
2、肾脏出现炎症的患者,肾脏出现炎症会导致肾功能下降,进而影响人体的代谢水平,而摄入蛋白质过多会导致机体分泌尿素过多,进而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病加重,因此肾脏功能不全或者是患有慢性肾病的人要少吃鸡蛋。
3、慢性肝病患者,由于鸡蛋中含有胆固醇,会加重肝脏的消化负担,因此肝病患者要减少鸡蛋的摄入量。
4、蛋白质过敏患者,吃鸡蛋会出现蛋白质过敏的情况,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腹泻、腹痛和皮疹等问题。
吃鸡蛋的误区1、红蛋壳鸡蛋要比白蛋壳鸡蛋有营养
很早之前有这种说法,也导致红鸡蛋的售价要比白鸡蛋高,但是根据检测结果来看,两种鸡蛋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只是因为不同的鸡品种而导致。
2、农家蛋更加有营养
农家土鸡蛋吃起来确实要比普通鸡蛋好吃,但是营养元素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放养的农家鸡蛋卫生情况很难把控,很有可能会被粪便中的细菌感染。
结语:对正常人来说,每天吃一个水煮鸡蛋是没问题的,并不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所以大家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当然,如果你本身是高血脂患者,那么建议减少鸡蛋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