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科普老年人多重用药有疑虑,药学门诊来答疑
TUhjnbcbe - 2023/11/25 21:05:00

原标题:科普|老年人多重用药有疑虑,药学门诊来答疑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据统计,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比达18.7%,预计到年,这一人群将超过4亿,占比达32.8%。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关节炎、前列腺增生等多种慢性疾病,且病情复杂多变,需长期同时服用5种及以上药物,即多重用药。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多重用药的话题。

一、老年人多重用药潜在风险

多重用药非常复杂,不仅仅是指一个病人所服用的药物数量和品种,还涉及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副作用等。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减退和患有急慢性病,对药物的应激反应变得脆弱,使得药物在该群体中的安全范围变窄。此外,老年人代谢减慢,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发生药物的中*或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老年人多重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可使服药依从性变差,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而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可造成老年人住院甚至死亡,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负担。以上种种风险很大比例是由不适当恰当用药引起,合理的多重用药管理策略可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二、老年人多重用药存在问题

1.潜在不恰当用药不恰当用药是导致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不恰当用药是指患者所用药物中至少有1种药物的潜在危害远远超过其受益。有文献报道,服用≤5种、6~9种及≥10种药物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2%、10.78%和22.12%。不恰当用药可导致药品不良事件发生,降低药物治疗效果,并使老年慢性病患者再住院风险升高,进而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不恰当用药还增加不良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据报道,我国目前40%的卧床老年人处于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危险之中,其中27%的老年人处于严重危险状态。

2.依从性不佳全球范围内,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不理想。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不仅会导致其药物治疗失败,还会使其残疾/死亡风险增加、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会加重社会的经济负担。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是控制其慢性病进程、降低其疾病经济负担、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关键。导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因素众多,包括与患者相关的因素(如: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参与治疗决策程度较低)、与医生相关的因素(如:药物处方过于复杂、医患沟通障碍)及与卫生保健系统有关的因素(如:就诊时间有限、获得药物指导服务的机会有限)。

三、如何防范老年人多重用药风险

上述风险该如何防范呢?以下我们为老年患者整理了服药中需注意的事项:

第一,用药尽量精简。用药首要目的是治疗疾病,若没有健康问题,不推荐随意服用“保健药品”。处方精简的核心是确定药物使用是否适宜以及平衡获益-风险。很多老年患者同时服用多个专科药品,但自身对是否重复用药、药物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无法判断,建议去药学门诊就诊。资深的临床药师会根据患者疾病情况、药品适应症、患者用药风险及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龄80岁、认知障碍、共病、药物滥用、依从性差、患者诉求等)评估处方适宜性,对药物进行风险分级,实施处方精简方案并监测。

第二,及时调整用药。老年人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多药并用易引起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除了避免重复用药和无适应症用药外,也应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老年人多重用药有疑虑,药学门诊来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