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管住嘴,迈开腿”。合理的饮食与运动习惯已逐渐成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基本要诀。
运动对糖尿病的好处:
糖尿病适当运动利于控制血糖
运动治疗通过调节机体糖代谢、降低血脂、控制肥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降低血糖,在Ⅱ型糖尿病的一级、二级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长期坚持运动,效果积累,胰岛素敏感性增强,有利于血糖控制。
糖尿病科学运动预防并发症
运动可降低血压、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肺和凝血功能,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常运动利于心理健康
患者因“糖尿病治疗疲竭”使心理负担沉重,抑郁、焦虑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运动有积极的心理作用,通过运动治疗,患者心情愉悦,使紧张消除、抑郁减轻。
咱们今天再谈谈糖尿病患者该怎样正确“迈开腿”的安全问题吧!
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的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还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肌的缺血缺氧,提高心脏功能,配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控制冠心病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盲目的、不科学的运动,反而会加重心肌的缺血缺氧,诱发心肌缺血的发作,甚至促发心肌梗死和猝死。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一定要注意以下6点:
01
糖尿病患者有氧代谢运动
慢跑、快走、做疏糖康复操、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均属于有氧代谢运动。这些运动可使体内吸人更多氧气供心血管利用,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冠状动脉和心肌病变的恢复。不宜进行激烈的和竞争性强的体育活动,如举重。
02
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久
运动强度以不出现心慌、胸闷为宜。开始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从小运动量开始。临床实践表明,40岁以上的心脏病患者,锻炼时最高心率以不超过每分钟次为宜,有心绞痛史的患者锻炼时的最高心率宜在次以下。运动时间以每天30分钟为宜,否则有可能导致运动伤害。
03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
因为精神紧张可使血液中儿茶酚胺增加,降低心室颤动阈,有诱发心室颤动的危险。情绪激动还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
04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不宜饱餐
进食后人体血液供应重新分配,流到胃肠的血液增加,心脏供血相对减少,这时运动易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生心绞痛。
05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不要吸烟
吸烟易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上升和释放儿茶酚胺,加上尼古丁的作用,易诱发心脏意外。
06
糖尿病患者下列情况禁止运动
心绞痛发作后的1周之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半年内不宜做较剧烈的运动;心律失常未控制者;中、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者;有心衰预兆者,如全身无力、心慌、气短;患其他急性病期间。
糖尿病人运动治部的误区与禁忌
1、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2、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活动后加重;
3、严重糖尿病肾病;
4、糖尿病足;
5、严重的眼底病变;
6、新近发生的血栓;
7、血糖未得到较好控制前(血糖>16.8mmol/L);
8、有明显酮血症、酸中毒等。
上述禁忌证也是相同的,一些糖尿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改善,同样可进行适当的运动治疗,以提高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