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护理演讲稿
TUhjnbcbe - 2025/3/21 9:03:00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www.bdfyy999.com/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很高兴,我很荣幸的能站在这里跟大家来说一说护理这些事。

首先,我发自内心的感谢我能有这么一次分享的机会,也感谢这些年在这个领域照顾我的前辈和同事们,能和大家一起在这个领域共事,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我也是十分愿意的继续和你们一起共事。俗话说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能和大家在这个领域共事,这是得要几十年的修行,说明我们有缘,所以,我很珍惜在这个领域一起与大家共事的机会。

在此,我先来跟大家谈谈为什么护士是全民健康的主力军。在疾病的诊治、康复过程中,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同时还希望护士为其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调动其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和增强健康的目的。由此可见,护士是全民健康的主要力量。

国外护士的地位是很高的。德国有一次在年的时候进行了《哪种职业最受尊敬》的调查,护士以89%的支持率排名第二。排在护士之后的依次为:飞行员、药剂师、医生、警察、农民、教师、气象预报员。在德国,处处可以感受到护士的美好形象。在医院和诊所,患者总是亲切地直呼护士的名字,有什么困难也总是先呼唤护士,把他们当作亲人一样。而且,护士们总能保持”好心情”——即使工作再繁重,护士们总能以真诚的微笑和温暖的话语对待病人,让他们随时感受到温暖和愉悦。可以说,在德国,护士的地位比医生要高。在新加坡,护士可以加入科研队伍。在我们的传统印象里护士的主要工作就是照料病人,协助医生完成护理工作。医院则鼓励护士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学习,并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由于护士日常接触病患的时间较长,在某些临床领域,对病情的了解甚至不亚于主治医生。

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还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有许多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的国家,都能将80%以上的患者留在社区,处理大部分常见病。根据澳大利亚最大全科医生协会的解释,家庭医生的服务,是以人为中心,医院为中心;是对病人持久的健康照护,而不是一次性的医患关系;是对病人身体全面状况的了解,而不是哪不舒服检查哪;是对病人从生理、心理到社会生活所受影响的综合考察,而不是只了解和处理身体的不适。

而专科护士发展的状况最早在美国提出并实施。年美国护理杂志中一篇题为“SpecialtiesinNursing”的论文,首次提出了专科护理的概念。从年开始,在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士专业技术能力形势的驱动下,美国专科护士的培养逐渐定位于硕士以上水平的教育,并扩展到临床的许多专业,包括ICU护理、急救护理、糖尿病护理、瘘口护理、癌症护理、临终护理、感染控制等各领域,其目的是为临床培养高质量的专科护士,提高临床护理实践水平。如今美国已经在多个专科领域培养了10万余名专科护士,这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在医疗机构、社区保健、家庭护理以及护理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护士的职业里,有这样一类特殊的助理护理,她们是刚从护校毕业后,尚未取得护士职业资格证的助理护士,由于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他们只能从事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但在各科的工作中,他们承担着非常繁忙而重要的工作角色。

在监护室,一个临床护士和一个助理护士共同值班,临床护士主要负责为患者做治疗,助理护士负责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我来给大家讲讲护士助理的工作内容及职责。首先的工作内容是测量和记录生命体征,一般老人院或康复部门,每8小时一次,对异常体温,心跳,血压,注册护士会要求护士助理在一定时间内重新测量并记录,内外科和观察室每4小时记录和测量一次,ICU不设护士助理.。记录病人的出入量.;在生活上给病人做护理;以及收集尿,便,痰等各类标本.医院自己培训出来的护士助理要负责外周静脉抽血;一般助理护士要求量比较大的部门是养老院和康复,每个助理护士要负责10-12个病人,病人多不能生活自理,内外科和观察室平均每个护士助理负责不超过9个病人,轻重搭配.。医院的内外科和观察室里的助理护士,她们与注册护士一样,连续工作12小时,没有倒班的安排。尤其在老人院和康复部门里的助理护士,只有8小时休息时间,更无法倒班,助理护士固定在哪个班次,几乎就无法再变更别的班次了。他们的职责是在护士长领导下和护士指导下进行工作。担任病人生活护理和部分简单的基础护理工作。随时巡视病房,应接病人呼唤,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进食、起床活动及递送便器。做好病人入院前的准备工作和出院后床单、铺位的整理以及终末消毒工作。协助护士搞好被服、家具的管理。及时收集送出临时化验标本和其他外送病人工作。

在国外护士是没有专业技术职称,但是有护理人员有等级划分,每一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有严格的标准及对应的岗位职责。像是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晋阶制度,是对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进行定义、认可和奖励的方法,将护士分5个等级,主要按其教育程度及工作经历担任不同级别的职务,每一级别都有各自的名称及职责,自上而下分别是:护理行政管理者、开业护士、注册护士、执业护士和助理护士。助理护士被视为一般劳工,不需通过执照考试,只要通过一个简单的护理技术考试,取得一张证书即可工作,但是至少需要小学4年级以上的阅读能力,上满h的课程(50h的理论课,h的临床课)通过红十字会(RedCross)考试,得到证书。职业护士一般需要高中毕业学历,在职业技术学校接受1至1.5年护理教育及临床培训,通过护士局的职业操作护士(LPN)执照考试,持非学位证书。执业护士必须通过护士执照考试,取得该州执照后,才能在该州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医学知识与技术正处于日新月异的更新中,国际间的交流往来也越来越密切。医学不分国界,护理也不分国界,护士之间的国际交流在近年来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国内外护理工作的不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伴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各个时代阶段相适应的护理工作模式逐步产生,其中主要的护理工作模式包括个案护理、功能制护理、小组制护理、责任制护理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在国内,护士助理的状况不是很好,很容易遭受到患者的排挤,有的时候会出现患者对护士助理说:“你一个助理护士能接药输液吗?”这样的情况,所以国内的护士助理现状很不友好。医院护理方面主要还是由护工所代替,由于人口基数大,患者数目多,护士助理在国内的现状不友好的前提下,护工就应运而生了。众所周知,以往护工受雇于患者,给予患者基本的陪护,承担患者的生活护理及部分简单护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士的

工作量,缓解了护士资源匮乏的困境。随着护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护工在护理工作中的要求及定位逐步扩展,已不局限于以往的基本工作。本文就护工行业在我国现今护理工作中的现状、可发展预期及护工在护理工作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贯彻我国卫生部方针,改善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水平。护工现在都已具备基本护理知识与技能,由于护工在临床工作中的特殊性,使他们通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学习、观察护士在工作中的操作,透过不同途径了解护理知识,结合自身的经历总结经验,掌握了基本护理的知识与部分相关技能具体体现在熟练的护工可以独自完成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懂得借助仪器给患者测体温,量血压,测血糖等并进行记录,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的病情转变并向护士作出汇报。此外还能配合护士完成诸如更换床单,改变患者体位,使用外用药物,记录饮食摄入量,大小便量和呕吐物量等非技术性护理工作。

护工要掌握更专业的护理知识与操作技能护工从一个冷门行业逐渐发展成今天在临床护理上炙手可热的地位,其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护工未来除了能够给予患者喂食清洁、帮助排便等基本生活护理及借助仪器对患者进行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外,应该学会对于严重外伤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及偏瘫等生活不能自理,活动受限的病人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体现在术后的营养配餐,各种疾病所对应的体位摆放,预防压疮,肌肉的放松与按摩以及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等。

护工的发展要加强护工在护理工作上的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与医疗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假如护工良莠不济,工作未能让患者满意,会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要加强护工在护理工作上的管理,要求明确该行业的道德规范,医院的规章制度,服从科室的安排,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遵守规范的护理操作。对此,对护工可以采用定期考核,进行病患满意程度调查等手段,约束护工的工作行为,禁止与患者发生争执。

在年,国家关于医疗护理员发行了《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了医疗护理员是医疗辅助服务人员之一,不属于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医疗机构内,医疗护理员应当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对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护、辅助活动等服务;在社会和家庭中可以提供生活照护等服务。严禁医疗护理员从事医疗护理专业技术性工作。

现如今,随着我国护理工作的发展,结合我国国情,护工的供不应求导致近年来护工工资不断上涨,护工人数的持续增加已是大势所趋。而由于护工能很好的减轻护士在临床护理的工作量,填补护理工作的缺漏,缓解护士人手不足的问题,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医院各科室的喜爱。这行业如今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有一个规范的培训就业过程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法规法则明确职责要求,出台合理的价格指导,持证上岗,医院、护工和患者三者的合法权益。使护工与各护理部门之间和谐稳定的合作,让护工行业能够科学持续的发展。

才疏学浅,我在这里的演讲只是我个人对护理领域的看法,在借鉴了国外的护理方式,希望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运用在国内,给国内的护理行业添砖加瓦,让中国的护理行业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

1
查看完整版本: 护理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