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
心房负责全身血液回流
心室负责泵血
终末期心衰意味着这个“发动机”
耗损到无法维修
随时可能熄火
心衰最佳的治疗方案
就是心脏移植
这是心衰患者治疗的
最后一战
12月9日
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为一名53岁心衰患者
成功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
经过在重症监护室的严密观察
患者刘先生(化名)病情平稳
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4天即下床活动
术后11天出院
从入院到出院仅用了13天!
被心脏病折磨5年,心脏移植成了唯一希望
五年前,刘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胸闷、乏力等症状。
医院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给予对症治疗后,刘先生的症状有所缓解,期间未规律复查。
四个月前,刘先生又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一动就喘、无法下床、需要吸氧、活动完全受限。
医院诊断为:心脏瓣膜大量返流、全心肥大、心衰、肺动脉高压等。
住院保守治疗后,效果欠佳,刘先生的病情逐渐加重。医院就诊后,专家评估后认为,“换心”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经多方打听,他选择来到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进一步治疗,等待合适自己的供体。
幸运的是
经过等待
刘先生很快与一位器官捐献者配型成功了!
心脏移植手术圆满完成,他“换心”重生
经过严密的术前准备,12月9日中午12点左右,刘先生的“换心”手术开始了。
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蒋欣和外院专家团队共同完成。
手术分为两组同时进行,一组取“供体”心脏,一组做“换心”手术。
在“换心”手术过程中,刘先生的心脏被取出,捐献者的心脏被重新移植到他的胸腔内。
随后,供体心脏开始重新供血跳动,整个手术过程,患者生命体征较平稳,手术非常成功!
经过近4个小时的手术,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进一步观察。
术后,器官移植中心的医生团队在副主任蒋欣的带领下,每天都对刘先生进行查房、心功能和化验指标检测。
经过在ICU的细心监护和抗排斥治疗,刘先生病情稳定、恢复良好,术后3天就转回了器官移植中心病房并脱机、拔管。经过十多天的休养,刘先生快速康复出院!
“非常感谢咱们器官移植中心的医护团队,是你们成功给我‘续命’,让我重获新生!”刘先生激动的说。
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蒋欣介绍,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每一次捐献就意味着移植患者重获新生。
“在供体心脏切取时,不能造成器官损伤,要对解剖很熟练,尽量缩短切取时间,减少热缺血时间。移植手术中医护默契配合、精准吻合,做好心肌保护,才能保证手术效果。术后监护和抗排斥治疗也很重要。”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蒋欣告诉小编。
在器官移植中心,更多患者重获新生
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拥有心脏、肝脏、肾脏、小肠、胰腺五项移植资质,由器官移植科、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器官移植重症监护室、器官移植实验室共同携手,全力推进郑医器官移植中心的发展壮大。
未来,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将以提高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为主,将其建设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
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让技术全面发展。同时借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器官移植建设主体单位的平台,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持续加强器官移植实验室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提升专业国内外影响力。
下一步,器官移植中心将按照区域器官移植医疗中心的建设要求,提升自身实力,为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提供健康保障,走向新生。
曲青山
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兼职教授
从事沁尿外科及肾病、器官移植研究三十余年,主刀和参与肾移植余例,创造了多个省内第一。完成河南省首例亲属活体肾移植、首例同卵孪生兄弟之间的活体肾移植、首例肝肾联合移植、首例胰肾联合移植、首例小肠移植、首例心脏移植。所有手术肾移植成功率超过99%,1年存活率96.7%,手术质量国内领先。
蒋欣
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
科室负责人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移植分会器官捐献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器官移植临床工作10余年,曾先后到华中医院和上海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学习多器官联合移植和器官移植术后管理,并受邀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ThomasEStarz移植研究所访问交流一年。熟练掌握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及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管理。对于器官移植术后管理及各种并发症的诊治有深入的见解。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苗书斋
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同种异体肝移植、成人活体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亲属活体肾移植、同种异体肾移植、腹腔镜单肾切取术。对肝移植、肾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的术后管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多次参加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在全国各类文献中发表论文数十篇。(余华王佳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