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血压13080mmHg需要马上吃药吗
TUhjnbcbe - 2025/5/30 22:22:00
北京中科白癜风级别 http://www.txbyjgh.com/m/

一夜之间我成了高血压,需要吃药吗?

最近《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将国内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设定为/80mmHg,这意味着我国高血压人群成倍增加,达到5亿人次,诊断标准的调整引起大家的广泛争论,热度不亚于一次“地震”,网上调侃:一夜之间我成了高血压,需要吃药吗?

指南制定者指出“目前已有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随访观察研究等证据证明血压升高是导致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把血压控制得再低一些,能够带来明确的心血管获益”。

仅仅从数字来说,由/90mmHg下调到/80mmHg,虽然下降的幅度不大,只有区区10mmHg,但是由此带来的心血管获益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的,下降的10mmHg足以改变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因为许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血压升高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一项大型循证医学研究表明,血压从/75mmHg起,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冠心病和卒中的发病率增加一倍以上。而且血压越高,病程越长,波动越大,危害越大,高血压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正常血压的5倍。

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并持续稳定是高血压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最终目的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预防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

正确测量血压

近年最重要的里程碑研究是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的SPRINT试验,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现行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血压能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结果显示将血压降低到mmHg以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比较mmHg的目标血压减少25%,死亡率下降27%。

所以mmHg并不是我们所要的目标值,强化降压、能耐受低一点更好,《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推荐血压控制目标值</80mmHg,建议作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标准,其核心内容如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控制血压有助于显著降低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

●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应将血压</80mmHg作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目标,不论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还是慢性肾功能不全,脑卒中病史,糖尿病等,均一视同仁。

●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采取分步达标的策略,首先将其血压降至~mmHg,若耐受良好,没有任何不适,再逐渐把血压控制在/80mmHg。

●对于高龄(80岁),一般状况较差,且有认知能力下降,体质衰弱,估计预期寿命不长的患者,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评估后决定是否采取降压治疗,目标值也应该个体化选择,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值。

●为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预防药物性的继发损害,初始降压治疗应从低强度起步,然后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步增加药物剂量或种类,特别要注意多种药物叠加所致的低血压头晕、乏力,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不能采用一刀切的降压达标值,而应个体化、因人而异。

高血压年轻化趋势

也有结论相反的研究,例如SHEP研究中,舒张压低于60mmHg时,也会出现心血管事件反常性增加,INVEST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存在“J”曲线,即过度降压同样会增加卒中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发生的“低血压”抵消了降压带来的总体获益,这部分患者主要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老年高血压,所以对这部分人群谨慎降压。

基于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及各国指南的观点,血压达到/80mmHg并不推荐马上吃药,而是改变生活方式,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观察3~6月,如果血压不降低,或者出现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或者不能耐受高血压所致的头胀、头晕等症状,且血压大于/90mmHg,才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对于紧张焦虑、生活不规律、熬夜、肥胖、大量吸烟喝酒导致的高血压,首先纠正这些不良嗜好,否则血压很难降低。其次设置/80mmHg是提醒人们早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压13080mmHg需要马上吃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