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对于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这两个药物一定不会陌生,作为应用最广泛的他汀类药物和预防血栓的基础药物,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方面被广泛应用,能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二次发生风险。
但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防,很多情况下,患者是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而如何保证长期用药期间的安全性,尽量减少长期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同样也是长期用药过程中,值得特别注意的。但对于有些朋友来说的一个难题是,长期服药能够有助于预防疾病,而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到底是哪些情况,才是真正需要及时停药的呢?今天的这篇科普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好搭档”曾经有朋友问: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能一起吃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特别是对于已经发作过心梗、脑梗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为了预防疾病的二次发作风险,这两个药物是非常常用的一对预防性药物组合。
阿托伐他汀的主要作用是降血脂,作为第三代他汀的代表性药物,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强,药效维持时间也更长,服用时间方面也更加灵活,这个药物相比其他的他汀类药物,对于肾功能没有不良影响,肾功能不全患者也无需调整用量,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他汀类药物。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来说,通过服用阿托伐他汀控制血脂,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1.8mmol/L以下,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阿司匹林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获益作用,主要是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减少斑块破裂导致凝血物质聚集形成血栓,引发二次梗塞的风险,因此,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需要预防血栓风险的情况,阿司匹林目前仍然是首选用药和基础药物。
这两个好搭档,一个控制血脂稳定斑块,一个抑制血小板生成,预防和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双管齐下,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领域,是一对好搭档,在没有相关用药禁忌的情况下,发作过急性冠脉综合征,有过动脉硬化导致的梗塞性脑卒中问题的朋友,都需要长期服用,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需要停药的3种情况要了解长期用药的安全性问题,也是应该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