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余光中
6月4日下午,又收到一个悲伤的消息,医院骨科医生朱绍琼,在打篮球时,突发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0岁。
摄影:陈占彪
为什么说“又”?因为这种不幸太多了。
在急诊PCI学术周会议中,专家特别指出了心源性猝死的十大高危职业,它们分别是:广告业者、医务人员、网店店主、IT工程师、媒体人、警察、一线工人、学生、演员和运动员等。
医务人员排名如此靠前,活蹦乱跳的大家也不知道该庆祝还是该瑟瑟发抖!
医生作为健康的守护者,现实中却是自己的健康状态堪忧,其中过劳和压力山大“光荣”的成为悬在医生头上的2把利剑。
据中国医师协会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时。
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医师能够休完法定年假,病人数量居高不下使得医师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工作,而医师群体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显著大于企业职工。
很多行业也都如此,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紧凑,不少人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而这些恰恰都是心脏病高危行业的“标签”。这些年,作为心内科医生,我们见过和听过太多的猝死,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心源性疾病导致的,而心梗又是最常见的。心路星尘提示:有统计指出:心梗超过7医院之前出现猝死,而年轻人心梗9成在院外猝死。
这当中有很多并不缺乏医疗资源的名人,也有工作中的医生,很多人觉得奇怪,医生也会生病?是的,医生也会生病,频繁的夜班睡眠紊乱,半夜不定时的急救,高强度的工作,总是延迟的下班,饮食的不规律,习惯性的熬夜,精神的高压导致焦虑抑郁,门诊一坐大半天、手术台上忘时间......我们每天都在教育患者遵守健康的生活习惯,而医生自己却常常充当着“反面教材”。
很多名人也是一样,虽然外表光鲜,似乎混的风生水起,然而工作的压力、对前途的焦虑、事业的起伏、生活的烦恼、感情的波折、吸烟酗酒熬夜......,世间的困惑如此之多,外界的诱惑如此之大,真能心如止水的能有几个?
普通人也是如此,没日没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