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蚯蚓不仅是中药还是钓鱼爱好者常用的诱饵,
TUhjnbcbe - 2020/11/24 18:15:00

地龙,别称为蚯蚓,是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目前已知蚯蚓有多种,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常炒制后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在《本草纲目》虫部中有40多种药用作用。地龙可以生产多种中药、西药等。

地龙本身是一味常用中药,味咸,性寒,可以熄风、止痉,通经络,平咳喘。广泛地用于发热、肺热咳喘、中风偏瘫、惊风抽搐、风湿痹痛等症。脾胃虚寒、遇冷加重的人不要吃地龙,孕妇也是禁用的。

钓鱼爱好者喜欢蚯蚓做鱼饵也是因为:

1、蚯蚓比较常见,很容易找到;

2、蚯蚓身上的腥味在水中能更持久的渗透;

3、蚯蚓身上充满大量强烈的气味粘液,这种粘液的味道对鱼更有强烈的吸引力;

4、蚯蚓怕水,挂钩后能在水中能不停的蠕动(钓滑口鱼时效果更佳,鱼面对不停蠕动的活蚯蚓,想必是经不住诱惑的),且能在水中存活时间较长,更能引起鱼儿的注意;

5、蚯蚓的颜色有红、黑两种颜色,红色的蚯蚓鲜艳使鱼儿更容易发现,黑色的蚯蚓的气味则较为浓烈能更好的吸引到鱼;

6、蚯蚓不管是自己挖还是去渔具店买(我们当地渔具店1块钱一盒)成本都非常的低;

7、在我们钓肥水中的鱼时候,蚯蚓身上特有的味道,足以诱惑使鱼开口咬钩;

由此可以得出蚯蚓在众多饵料当中绝对可以称的上是“万饵之王”了,几乎在淡水中什么鱼都可以钓。也正因为蚯蚓集众多的钓鱼优势于一身,成为了钓友们钓鱼饵料的不二之选!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多种,我国已记录种。环毛属(Pheretima),广种类多,我国有0多种。蚯蚓有"万能钓饵"之称,钓鱼多使用红蚯蚓,因为红蚯蚓体细、韧性好,含蛋白质20%以上,大多数鱼喜食。


  钓者可自己养殖蚯蚓,方法是:用底部有孔的木箱、瓦盆、铁桶、花盆等容器装适量土壤、锯末,将采集或购买的红蚯蚓放人容器中,上面盖上土。将稀粥、淘米水、面汤、果皮或米糠、麸皮、豆腐渣、饼潼等掺入土中作为蚯蚓的饲料。养殖蚯蚓宜用腐殖质土壤。培育蚯蚓还可使蚯蚓含有各种气味,如要香味蚯蚓,可用中药山柰粉泡水,淋到一张*板纸上或报纸上,然后将纸覆盖到装有蚯蚓的箱或盆上,每天淋一点水,约三个星期即可。如需要其他气味,也可按此方法淋含有该气味的水,还可在土中掺人一些带香味的成品饵。


  环境要求。蚯蚓生长的土壤宜偏酸性,土质松软,黏性不大,干湿适度,含腐殖质丰富,再加些杂草、烂树叶或蔬菜叶。夏季要阴凉无光,冬季需温暖不冻。


  蚯蚓又叫地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无脊椎动物、而且也是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材。目前市场蚯蚓干的收购价格为每公斤80--元,因为产地、质量、收购商的不同,价格会有一定浮动,但总体变化不大。


  红蚯蚓的质量好于黑蚯蚓(黑蚯蚓和红蚯蚓区别),红蚯蚓韧性好,耐水泡,含蛋白质丰富。黑蚯蚓腥味重,适宜于钓无鳞鱼,如鲇鱼、黑鱼及老鳖等。

蚯蚓属于雌雄同体动物,性成熟以后颈项上面会出现一道白圈(生殖环),那么这种蚯蚓的气味就不纯正了,鲫鱼就会辨认出来,所以它们就不会去吃了,对于这种类性的蚯蚓不论体形粗细,都不能拿来作饵料。

如何养殖蚯蚓

1.食性

红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壤里,难以在一般耕地中见到。所以利用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可以大量人工养殖。它食性广,畜禽的粪便以及稻草、各种鲜、干青草,树叶、瓜果、菜皮、甚至泔脚等经发酵后都能食用。蚯蚓一天的摄食量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其中一半作为蚓粪排出。生产一吨鲜蚯蚓,约要摄食70~80吨有机垃圾。

2.温度

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人工养蚓,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1、配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

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35℃时,产卵数量下降。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

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

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孵化过程中,当卵茧积温达到~℃时,幼蚓便可孵出(卵茧积温指每日扣除卵茧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无效温度后逐日积累的能使卵胚胎发育的有效温度总和)。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于蚓产卵孵化。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全生育期60天左右。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

3、湿度

湿度与蚯蚓的生长,产卵及卵茧孵化的关系很密切。蚯蚓体内含有约80%左右水份。如久不浇水,会造成蚓体萎缩,影响产卵,甚至自溶死亡。在蚓床含水份30%左右时,蚯蚓吃食多,生长快,产卵多,孵化率高。

4、空气

用空气流通和不流通的二种不同条件饲养蚯蚓30天,它的产卵数分别是7.8粒和1.4粒,差距较大。空气中一般含氧20%,含二氧化碳0.03%~0.06%。若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就会影响蚯蚓的产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蚯蚓不仅是中药还是钓鱼爱好者常用的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