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厦门网”
好奇是孩子最本真的天性。在幼儿时期,许多孩子特别喜欢用嘴来“认识”事物。尤其如上文程双喜医生所说,目前不少药物的外形都做的跟糖果差不多,容易发生误服药物意外。为了避免孩子误服药物的情况,家长最好养成以下家庭用药的好习惯。
万一误服药物怎么办?
因为儿童的解*能力差,如果误服药物没有及时处理会带来严重后果,而一昧盲目催吐也不是一个好的急救方法。那么,万一发生这样的事,家长该怎么做呢?
如果误服的是一般性药物(如*副作用很小的维生素、止咳糖浆等),无须特别处理,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排出即可。
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可将孩子腹部顶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头部放低,再将手指伸入孩子的喉咙口,轻压舌根部,反复进行,直至呕吐为止。尽量不要让孩子躺着呕吐,那样很容易导致呕吐物在喉咙口囤积,引起窒息。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超过4~6个小时,*物已经进入肠道,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有几种情况不能进行催吐,以防发生意外:
①误服者失去意识时;
②误服者有抽搐时;
③误服以下物品者原则上不要催吐,如蜡、香蕉水、漂白剂、洗涤剂、蓄电池液、碱、鞋油、去锈液、汽油、生石灰、亚铅化合物等;
如果误服了腐蚀性药物,如碘酒之类,可立即喝米汤、面糊或其他含淀粉的液体,因为淀粉与碘作用后,能生成一种稳定的墨水样化合物,然后吐出来,反复几次。
除此之外,医院时还要注意,一定要就近就医,医院,以免错过治疗的时机。
这些药品小儿千万禁用
1氨基糖甙类可引起小儿耳聋、肾脏功能损伤;
2喹诺酮类可引起小儿软骨发育障碍;
3磺胺类可引起小婴儿*疸、肾脏功能损害;
4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粒细胞减少症;
5氯霉素滴眼液不宜长期使用。
这些儿科药家中应常备
1抗菌药:对青霉素无过敏史,可备阿莫西林、头孢类干糖浆、胶囊或片剂;如对上述药物过敏,可备些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2常用抗病*药:利巴韦林、双花、清开灵等。3退热药:布洛芬混悬剂、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阿苯片等。4腹泻药:妈咪爱、思密达、口服补液盐等。来源:厦门网、羊城晚报
编辑:杨韵、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