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是精神疾病全程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有机结合才能使患者达到良好疗效。慢性期精神疾病患者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对周围事物淡漠、思维和行动迟缓、缺乏主动性的情形。我院慢性期治疗二病区针对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级康复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
边看边学乐趣多,养生操还真好做
唱起歌来跳起舞,我们的生活真多彩
该科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和功能恢复情况的综合评估,把患者区分为ABC三个等级:A类患者能够与人正常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生活可以自理,能够主动参加一些活动;B类患者可进行简单的交流,从事简单的劳动,个人卫生仍需督促完成;C类患者生活大多不能自理,需要借助他人帮助进行,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完成简单的动作。根据患者的级别不同,开展侧重点不同的康复活动。对于自身功能缺陷较大的C类患者,通过日常生活训练来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从最简单的穿衣洗手开始训练,对于其正确表现给与口头奖励,对于错误表现给予及时纠正,让患者能够意识到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对于基本功能相对健全的A、B类患者,针对他们平时体力活动比较少的情况学习诸如养生操和广场舞这样强度不大的运动,既可活动四肢、锻炼身体,也可赶走瞌睡,在挥洒的汗水中肯定自己的能力。运动的闲暇时间,患者们还可参加书写练习,有许多少数民族患者对汉字很感兴趣,想学习使用汉字书写自己的名字。书写练习可以锻炼患者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触觉感官的真实体验。
看我写的多认真,我的内心也有一个书法家
我们一起来锻炼,强身健体我真棒
饭前便后要洗手,注重卫生身体好
通过科室人员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大多数患者改变了往日昏昏欲睡的状态,每到组织活动的时候都能积极参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有效率,脸上呆板的表情有所缓解,露出自然的笑容,这对于病区康复工作就是最大的鼓励和肯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