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节的改变,常伴呼吸困难、体液潴留、运动耐受性降低和生存时间明显缩短,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衰。
心衰其实并不遥远,感冒受凉,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妊娠分娩,输液过多过快和突然停药等,都是可能造成心力衰竭的诱因。
如果您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房颤、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糖尿病,代谢综合症等疾病,或是肥胖,酗酒等即是心力衰竭高风险人群,一旦发现有心医院专科就诊。
心力衰竭的信号
1.乏力
体力活动受限:活动耐力下降,稍活动感气喘,随着病情加重,
活动能力越来越差。
疲劳:头晕,提不起精神。
2.液体潴留
下肢水肿:足部,脚踝出现水肿,按压后凹陷,逐步向上蔓延至小腿。
少尿:小便量和/或次数减少。
体重增加: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往往发生在水肿之前。
3.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时缓解或消失。
端坐呼吸:平躺时出现呼吸困难,为减轻症状被迫垫高枕头或采取坐位/半卧位。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睡后突然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
4.咳嗽
多于平卧位加重,坐起症状减轻,痰多为白色,心衰加重时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5.心悸
心悸,自我感觉心跳剧烈、心跳不整齐或不适感。如心跳每分钟增快15-20次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早期信号。
6.食欲不振
由于血液回流受阻,淤积于胃肠道所致。
7.总觉得热,但是脚冷
心衰患者常会感到浑身发热,多汗,想喝凉水。这是因为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感觉异常。四肢末端因为血供不足导致皮温下降。
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
到医院就诊随身携带既往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和抽血化验的报告单,可以作为诊断参考。
资料来源: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
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
文案编辑排版:KITTYYU
扫码获取更多精彩心血管健康知识省医CCU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导致,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综合征,其约占肺栓塞的90%。
围手术期的PTE多见于静脉系统的栓子脱落,偶见心房纤颤或者心房栓子脱落,是围手术期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多见于骨科、妇产科、血管外科和胸外科手术患者,以骨科手术最为常见。
肺栓塞与血流动力学改变
肺血栓栓塞症一旦发生,肺动脉管腔阻塞,血流减少或中断,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肺血栓栓塞可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发生率为80%;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患者可常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晕厥、休克或心跳骤停,但缺乏其它明显原因;而且起病前缺乏征兆;发病迅速,不易诊断;后果往往特别严重。
肺栓塞(PE)的诊断思路
80%以上的肺栓塞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而易被忽略,有症状的也缺乏特异性,所以在临床在诊断PE时一般采用排除其他疾病的思路。
首先排除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的肺本身因素:Ⅰ型呼吸衰竭(通气正常不伴Pco2升高):如肺炎、胸腔积液、肺水肿、肺不张等;通过病史、胸片、听诊易于排除;Ⅱ型呼吸衰竭(通气量低伴Pco2升高):如气道梗阻、COPD、哮喘、镇静药过量等;肉眼观察易于诊断。排除上述常见因素可考虑肺栓塞;通气量正常伴Pco2升高,是高危肺栓塞的特异性表现。
另外,还需要排除引起循环障碍的心脏本身因素:排除左心衰:肺部听诊湿罗音即可排除PE;排除心梗、心包填塞、瓣膜疾病、动脉夹层等:心脏彩超是首选方法。
PE临床诊断评价评分表
注:两分类法:≤4分,低度可疑;4分,高度可疑。
联合Well评分及D-二聚体可进行相关的筛选实验:若Well评分≤1+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若Well评分≤14+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PE。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D-二聚体: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有较大的排除诊断价值。对门急诊中/低或不太可能是PE的患者检查,PE患者可不伴D-二聚体升高,需连续监测;临床高度怀疑PE的不必测D-二聚体。
CT肺动脉造影(CTPA):是目前最常用的PE确诊手段;高度怀疑PE者,CTPA正常可排除PE;但是只有肺动脉段以上水平栓塞者诊断价值较高:段以上水平栓子可确诊PE;亚段水平栓子尚需进一步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高危患者的首选检查;25%PE患者伴右心功能不全征象,肺动脉压正常患者仍有31%存在右心功能不全。
多器官联合超声检测PE:肺部超声至少一处胸膜下肺梗死或心超右室扩张或右心腔血栓或下肢超声检出深静脉血栓,对诊断PE有重要提示意义。
围术期PE患者的处理
溶栓治疗
对心源性休克及(或)持续低血压的高危患者,溶栓治疗是一线治疗,但同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