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房时碰到一位患者,男性,56岁,因“感冒后夜间憋醒一月”住院。既往:冠心病、心梗、冠脉支架术后一年,糖尿病一年,吸烟史20余年。本次住院主要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重度心衰。
于是,有医生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位病人虽然有吸烟史,但是心肌梗死和糖尿病只有一年的时间,还成功地放了心脏支架,为什么一年后就重度心衰了?
从病人的叙述中我们找到了部分答案:“以为放完支架就好了,没吃几天药”。
因此,“坚持吃药了吗?吃了多久?吃的什么药?”是与心衰密不可分的问题。
预防心衰的发生
对所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常见疾病如髙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在尚未造成心脏器质性改变前即应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并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有预防作用的心血管活性药和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心脏检查预示早期心脏结构改变的情况下,如:
左心室或室间隔肥厚
主动脉扩张
心房或心室扩大
心肌梗死
瓣膜反流或关闭不全
心电图有Q波、ST改变或T波倒置
心律失常,尤其是频发的室性早搏
预防心衰的复发
一旦心衰发生了,除了及时治疗和合理用药外,预防心衰的再次发生至关重要,因为一旦心衰诊断,意味着反复发生的可能,尤其是在以下的情况下:
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对于老年人而言可能有生命危险。
心肌收缩力减弱:一切损害心肌供血、供养、代谢的因素,都会减弱心脏收缩能力,促进心衰,如心肌炎/心肌病急性期、心绞痛、化疗、放疗等。
压力负荷增加:血压升高、阻塞性呼吸暂停、主/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
容量负荷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瓣膜狭窄/反流等。
治疗不当:包括洋地*、异搏定、β阻断剂、钙拮抗剂等药物应用不当,会抑制心肌收缩力,而非甾体类消炎药或激素等导致水钠潴留,都可诱发心衰。
心律失常:特别是快室率的房颤、及其他快速心动过速。
肺动脉栓塞
过重体力活动或精神负担过大
其他:慢性贫血、大量出血、输血输液过多过快、妊娠、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
预防心衰,要从确诊前开始,治疗心衰要从危险因素着手,心衰是一种复杂而长期的综合症,要时刻预防心衰的发生和复发!
校对才艺图片源于网络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