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社会各界一直呼吁提高大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对高血压进行全程管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降压药选择,制定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前提——做好血压监测
个体化治疗的内容之一是综合防治的个体化,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的重点依然是血压的全程管理,其前提是做好血压监测。诊室血压测量会忽视隐匿性高血压或导致白大衣性高血压,而诊室外血压监测,主要包括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家庭血压监测(HBPM),可以弥补诊室血压测量的不足之处。《亚洲动态血压监测HOPE专家共识》和《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成人高血压筛查》提出动态血压监测是评估诊断的金标准[1-2]。
一项前瞻性的真实世界观察性研究,对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结果表明家庭血压监测可以更好地预测高血压患者预后[3]。《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建议家庭血压测量应每日早晚两次,早晨测量在起床1h内,在服用降压药前、早餐及剧烈运动之前;晚间测量在晚饭后、上床睡觉之前,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服药和进食对血压的影响,保证家庭血压测量的准确性[4]。
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中要做到个体化治疗,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