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来果禅师禅路百法不间断用细心用离法
TUhjnbcbe - 2021/6/13 12:54:00

丨出自:扬州高旻寺来果著《来果禅师语录》

解谤扶宗浅说卷一

扶宗说(十三)

今在未悟以前,谨将禅路广设百法,每法事实,详细指陈。

一、发心学道;二、愿住丛林;三、立决定行;四、棒喝难挨;五、规矩难学;六、身心不安;七、委屈难受;八、习气难除;九、跏趺难坐;十、六根难收;十一、请示用功;十二、厌住丛林;十三、乐处深山;十四、不喜培福;十五、不真修慧;十六、不愿常住;十七、易犯规矩;十八、喜舍一切;十九、奋勇发心;二十、身心纯熟;二十一、不信参禅;二十二、疑法;二十三、疑人;二十四、拟退;二十五、追悔;二十六、惭愧;二十七、起信;二十八、听可领会;二十九、觉有相应;三十、自愿用功;三十一、忘疲;三十二、疑情不得力;三十三、身心闷躁;三十四、退心陡起;三十五、受人劝服;三十六、妄心暂歇;三十七、身外暂忘;三十八、觉身轻安;三十九、住枯静处;四十、妄自穿凿;四十一、专好诗偈;四十二、不愿深进;四十三、提起用;四十四、功能除妄;四十五、功能除睡;四十六、落堂自在;四十七、妄自承当;四十八、戒道时非;四十九、心法俱寂;五十、得少为足;五十一、生心用;五十二、有心用;五十三、散心用;五十四、把持用;五十五、得力用;五十六、放心用;五十七、亲切用;五十八、间断用;五十九、粗心用;六十、绵密用;六十一、不间断用;六十二、细心用;六十三、离法用;六十四、无心用;六十五、真心用;六十六、转身用;六十七、同体大悲;六十八、代众生苦;六十九、慈心与乐;七十、愍念众苦;七十一、学菩萨行;七十二、布施;七十三、持戒;七十四、忍辱;七十五、精进;七十六、禅定;七十七、智慧;七十八、喜舍;七十九、爱语;八十、利行;八十一、同事;八十二、立向上志;八十三、除懈;八十四、恭敬;八十五、供养;八十六、赞叹;八十七、隐恶扬善;八十八、除谤;八十九、息诤;九十、三常不足;九十一、劝住丛林;九十二、发心做事;九十三、喜做清众;九十四、愿当行单;九十五、知因识果;九十六、发大誓愿;九十七、事理用;九十八、化导用;九十九、他受用;一百、自受用。

第六十一,不间断用者。

间断皆是粗心,由绵密而成不间断,用功之程序也。功夫做到外无尘境可忘,内无身心可守,一味念佛是谁,绝早晚,忘岁月,首由功夫起床,次由功夫睡觉,梦由功夫醒觉,是名不间断。

人做到不间断的功夫,龙天不见其身,*神不睹其相,喊之不听其声,视之不见其色,骂闻其音,不知其故;打识其相,不知其疼。嗔厌功夫而逃,爱畏疑情而避,一任空置我前,浑不顾及;佛同我坐,竟尔全忘。任是佛魔齐斩,凡圣双倾,铁额铜头见之脑裂,三眼六臂听之心灰。不间断之功夫,使神而妙也。

第六十二,细心用者。

不间断之功,首通神妙,次秉全真,虽曰非凡,犹多粗着。细心用者,从前一切用心之法,如大地土,一抛空外;如世界尘,一帚扫清。仰之不见虚空,微尘一同扫去;俯之不睹大地,寸土抛向他方。

细心之功,有如斯力,慕道者何不一试?每有粗念未歇者,对于此际细心功夫,初学强用留心细、有心细、遏捺细、设法细之用,大相径庭。初学细者,全粗成之,不细即粗也。此之细者,忘粗忘细,细之再细也。

虽然云细,莫名真细,真细即无细也。古人云“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是也。类如将一大地分为四块,三块空之;由四而八,七块空之;由八而十六,十五块空之。辗转分至一邻虚尘,其他之尘悉皆空尽。此邻虚者,即此细心也。细心之细,何可比喻?只许功夫用到此处,方知我言不谬。

第六十三,离法用者。

前用细心功夫,尚有一邻虚之尘,此当离之,故名离法用也。此法即“念佛是谁”之法。

何以离之?因心即是法成,法即是心成。首则心法难如,次则心法一如,现在心法不如也。此皆由最初力参念佛是谁,从生而熟,由粗而细,穷其极,研其源,深追至此,一超直往;故里之程,当不在远,由是用自心之法,不用他法。虽离“念佛是谁”之心外法,其用皆与“念佛是谁”同一也。如自无钱,借人钱用,自既有钱,当用自钱是也。

故离外法,用自心法,并非离法而无法用也。际此乃法忘人未忘,法即禅参,人即心参,不假法参,单用心究,直参不止,不稍暂住。阎罗见者合掌,神*看者皈依,千圣途中无阻,万贤道上有期。忘法之功,惊天骇地,其不羡欤!

第六十四,无心用者。

古人云:“有心用到无心处,无心还隔一重关。”无心之前,风云雷雨尽在空中;无心之后,砖石瓦块悉归大地,此名真无心也。无心者,非无自心,亦非无道心,正是无成佛作祖心,无明心见性心,无世出世间心,无嗔爱取舍心,无世法佛法心,无有为无为心,无二心,无一心,即是无心。正宗下言“离心意识参”是也。

无心之功,在诸佛未成以前,众生未生以先。所谓无心之道,弘扬于宗室,大阐于禅那,直使木人跳舞,石虎吞羊,泥牛队里藏身,铁蛇洞中夺食,直饶千佛出世,难睹无心道者。万祖齐声,同赞有位真人,其不闻乎?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还隔一重关。

年《妙法莲华经》共修,预计一年将读部,欢迎进群参与共修!

禅宗开示汇集(一)

虚云老和尚开示汇集

永明延寿禅师:开悟的十个标准

达摩大师-血脉论

达摩大师-四行观

达摩大师-悟性论

达摩大师:破相论丨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信心铭: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知心体,知心用,常觉不停,常观身空寂,守一不移

最上乘论:守本真心,妄念不生,入道之要门

《傅大士心王铭》:了本识心,识心见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

《傅大士传》: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

法融禅师《心铭》:将心灭境,彼此由侵,心寂境如,不遣不拘

《永嘉证道歌》: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大慧宗杲禅师:俗人在火宅中若能打得彻,其力却胜出家儿百千万亿倍

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一)

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二)

虚云老和尚:参禅最要生死心切和发长远心

虚云老和尚:参禅法要——初用心的难易

虚云老和尚:佛法是家常便饭,别无奇特

虚云老和尚:能所分别,觌体障碍,便是生死根本

虚云老和尚:只因逐妄,迷头认影,枉自流转

虚云老和尚:只在当人直下了当,触处无非净土

虚云老和尚:自始以来,诸女辈于佛出家,悟道证果,不可胜计!

虚云老和尚:本来无修无证,无住无为,病愈药除,假名修证

虚云老和尚:谈禅说佛者,多讲佛学,不肯学佛,轻视佛行,不明因果,破佛律仪

虚云老和尚:学佛人,当明心见性,解脱生死,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虚云老和尚:略说《楞严经》概要

虚云老和尚:何谓水陆?(水陆道场之缘起)

虚云老和尚:何谓三归依?

虚云老和尚:释五戒

虚云老和尚:必须注意实行,择最相应法门为正,余法为副

虚云老和尚:参禅与念佛

虚云老和尚:一门深入,不可分心,从一处用力,久自得出

虚云老和尚:深信因果(讲述“琉璃王诛释种、百丈度野狐”的故事)

虚云老和尚: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

来果禅师:古今不信之人,妄言宗门事高而且上,根钝之人不易达到,谬之特谬!

来果禅师:终日念佛,能一心不乱否?遇顺逆境,佛声还在否?重病到来,佛未忘否?梦中,佛还念否?念佛有此四种办到,斯是往生实行

来果禅师:警告念佛人,急用上上品功夫,见佛闻法悟道,万不可再事恍惚

来果禅师:一切法门,佛亲口说,悉皆正行,贵在行人一行到老

来果禅师:参禅一宗,直达当人本来面目之重大关键,最直截、最便宜、最稳当、最平实,世出世法,无逾此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果禅师禅路百法不间断用细心用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