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冠心病的主要安全有效治疗方式之一,搭桥手术不仅可以缓解心绞痛、大大减少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和猝死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心脏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无需开胸,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借助某些器械,将导管送到病变部位,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治方法,它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进展也非常迅速,它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一种有创的诊治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是选择搭桥还是介入?下面医院心外科“中国冠脉搭桥第一人”万峰主任及其团队专家为您解读心脏搭桥适合哪些患者?手术怎么做?风险有多大?手术如何护理?
Q:什么情况下,患者应该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呢?A:冠心病首先可以接受药物治疗,而后可以植入支架,再下一步就是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目前做冠脉搭桥手术的根据是:
1、左主干病变: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首选。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命。为了缩小风险,最好选择搭桥。2、三支病变: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介入治疗,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而且,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3、伴有心功能不全:这类患者需要完全性的血运重建以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介入很难做到。4、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普通支架对糖尿病患者的再狭窄率较高,而药物支架问世时间还短,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介入治疗会比搭桥有更好的疗效。5、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患者:心室破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等都必须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Q:心脏搭桥手术怎么做?A:冠脉搭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搭桥术,另一种是非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搭桥术。两种方法究竟哪个更好,目前还不能定论。但是前者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及并发症,尤其是对老年人。我们的手术是非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搭桥术,在心脏正常跳动下,在心脏的表面把血管接通了,对病人创伤最小,是安全的。
冠状动脉狭窄就像淤积堵塞的河道,冠脉搭桥手术就像在淤塞的河道上“改道开河”,另辟蹊径,使血流在新“航道”上流动通畅,心脏的血供变得充足。冠脉搭桥术简单地讲就是移植一段血管。具体方法是将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或静脉(如腿的大隐静脉)取下一段,移植在梗阻冠脉的旁边,建立一条新的血管通道,医生们形象地将这条新血管称为“桥血管”或“血管桥”,这样血液通过血管桥绕过梗阻部位,使心肌得到正常的血液供应。取走这些血管并不明显影响局部的血流。通常动脉用的是乳内动脉,静脉多采用大隐静脉。
许多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几天便能上下楼梯。若恢复良好,一周后便能出院。一般术后广2个月能胜任轻便工作,3~4个月基本能复原。用“立竿见影”来形容术后效果是不过分的,因为从根本上改善了心肌原来的缺血状态,有效地缓解了胸前区疼痛,所以患者感觉轻松多了,60%~70%的患者术后能保持十年的血管畅通,远期效果很好,极大的改善了生活质量。
中国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的第一人年,万峰教授成为中国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的第一人,手术超过例,手术成功率99%以上。
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手术最早兴起于南美国家,之后逐步向全世界推广。当时,我国所有心脏搭桥手术,病人的心脏都要完全停止跳动才能进行,要用人工心肺机,也叫体外循环机,把病人的血放到机器里面,这样心脏在完全安静,几乎没有血的状态下,才能做搭桥手术。心脏手术的并发症,70%都和体外循环有关系,如果不采用体外循环做搭桥手术,手术医生的风险高了,而病人不但降低了约70%风险和医疗成本,还能避免因心脏手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万峰教授回国之际,国外刚刚开始研究推广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手术。正当万峰也想尝试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手术,可没有相应得设备和有此需求的合适患者。年春天,第一位愿意尝试此项手术的患者找到了万峰。一天,北京航天部的一位科学工作者找到万峰说:“我看了很多医学书,体外循环做心脏手术时心脏要停跳,万一手术做完了,心脏还不跳该怎么办?要是能让心脏一直跳着做手术该多好。”听了这话,万峰高兴地告诉他:“我们研究多年心脏不停跳动搭桥手术,技术已经成熟,如果你有这个要求,可以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方案。”这是中国第一例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当年万峰教授36岁,回忆说:“当时,我是抱着一定要成功的信念来做这项手术。这例手术是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国内还没有引进国外的手术设备,他们将西餐叉子的一个齿掰掉,套上橡胶套,以此做手术器材。心脏停止跳动手术好进行,如果心脏正常跳动,难度是非常大的,用很细的针线把这两个口子对起来,缝合好,要十几针,缝成一圈。这样的手术不是谁都敢尝试的。虽然是第一例,但我不紧张。因为手术进行不下去,可以立即改成体外循环,这对病人没有什么危险。”万峰教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信心十足。
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手术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首先,没有体外循环保驾,医生不敢随便做这洋的手术。其次,这项手术必须刀法纯熟,手技精湛。在一颗跳动的心脏上缝铅笔头那么细的血管不是一件易事。如果做不好,不仅恢复不到病人原来的状态,甚至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灾难,用万峰教授的话说“是立竿见影要命的事情”。
然而,万峰教授成功了,他用自己的胆识和高超的技术填补了中国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手术的空白!
Q:心脏搭桥术有哪些介入手术难以替代的临床效益?A:在复杂、钙化、再狭窄病变方面,以及对于合并一些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例如瓣膜病等等,PCI是无法取代心脏外科搭桥手术的。并且在长期效果方面,心脏外科手术也是不可替代的,支架最长是使用期限也不过十数年而已,但冠脉搭桥手术,尤其是动脉桥,其通畅率能达到15年甚至17年以上,再住院的次数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Q:心脏搭桥术后应怎样护理?A:冠脉搭桥解决了冠状动脉因狭窄或闭塞造成的血流不畅问题,并非根治了动脉粥样硬化,术后要按照医生的康复建议来做。
对于非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搭桥术患者,只要术后恢复良好,不需长期服用药物,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就可以了。
而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搭桥术患者: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戒烟;保证长期正确的冠心病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和糖尿病;改变不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定时与医生联系,听从医生的指导。
医院心脏搭桥专家团队万峰主任医师、教授
医院
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国家外科学院外籍院士。
医院工作5年后,旅居欧美8年,师从国际著名心外科专家、享有“心脏瓣膜外科之父"美誉的Starr教授,从事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人工心脏辅助装置和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工作,任客座教授和临床研究员。
年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大规模开展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国内例数最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完成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置入和局麻清醒状态下的冠状动脉褡桥术等9项中国第一例,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嘉奖,美国《华尔街日报》以及著名的“Discovery”专栏称其为“跳动心脏手术的先锋”及“心脏外科的开拓者”,是世界著名刊物《远东经济评论》封面人物,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访人物。已完成冠脉搭桥、瓣膜置换、心脏移植等手术近万例,医院开展心脏手术。
现任职:
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名誉会长
2.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3.北京大学心血管外科学系-系主任
4.法国国家外科学院外籍院士
5.美国Starr-WoodCardiacGroup中国部-主任
6.医院-院长、董事长
7.《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主编
8.神州海德集团-总裁
9.StarrInternationalGroupChairman
高峰副主任医师
医院
北京大学心血管外科学系主任助理,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执行主任。
师从著名心脏外科专家万峰教授,从事心脏外科临床工作25年,熟悉各种心血管外科常见及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参加多例心脏、血管外科手术,包括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手术,大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心脏移植等其他心脏手术,由其擅长不停跳搭桥手术。现每年独立完成各类心血管手术例左右。熟悉心脏外科术前术后管理及监护,能够处理好疑难危重病症。熟练应用心脏辅助设备如:IABP,ECMO,VAD。医院心脏外科的组建。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全国委员。在“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等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参加了多部心脏外科著作的编写。
李绯副主任医师
首席麻醉师
医院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年9月至年7月就职于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医院)麻醉科,历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医院麻醉科主任;年至今就职于医院心脏外科。
从事从事临床麻醉工作34年,尤其是从事心血管手术麻醉工作31年,有着丰富的临床麻醉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各科手术和疑难重症手术的麻醉,尤其擅长心血管各种手术的麻醉,多次获得校级和院级优秀医师称号;从事麻醉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并多次获得北京大医院的优秀教师称号。
*沫主管护师
心脏外科手术种类繁多而复杂,加之心肺转流和低温麻醉的影响,以及手术本身对心脏的损伤,术后往往出现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术后监护是至关重要。
所以每一台手术后我们团队中的主管护师—*沫老师都会密切监护患者的术后情况,确保患者能顺利度过危险期。
*沫: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护理系,医院心外科监护室担任护士长,有着30多年护理工作经验。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