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科技日报氢气吸入或可保护心肌及改善心
TUhjnbcbe - 2021/7/30 22:12:00

科技日报头版报道

年11月23日(星期四)科技日报在头版首要位置报道了《氢气吸入或可保护心肌及改善心功能》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哈尔滨11月22日电(通讯员衣晓峰记者李丽云)继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分子的医用价值逐步被发现,氢气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也逐渐显现。记者22日从哈尔滨医院获悉,该院心内科主任杨巍团队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通过给予氢气吸入的方式,有助于改善心功能,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急性损伤具有独立的保护效果。相关论文近期陆续刊发在瑞士杂志《细胞生理与生化》和英国期刊《炎症介质》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虽然各种药物不断涌现及再灌注手段日趋成熟,已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命,但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心力衰竭所致的医疗负担却愈加沉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黑龙江省创新基金的支持下,杨巍等人着手应用氢气开展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的动物实验,以期最终让病人能尽早在临床获益。团队发表于《炎症介质》的研究,通过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富含氢气的生理盐水,显著降低了由常见化疗药多柔比星所致的心脏和肝脏损伤,减轻了药物的细胞*反应,缓解了器官障碍,并最终减少死亡率。研究同时揭示了这种保护机制是通过调节炎症与凋亡过程而实现的。发表于《细胞生理与生化》的研究,是通过结扎—松解大鼠冠状动脉模拟出临床常见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随后比较了给予动物模型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常见的缺血后处理以及氢气吸入来观察对心肌细胞的影响。课题组采用透射电镜、病理学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发现氢气吸入的方式可有效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急性损伤。附:年7月,“第四届上海氢论坛”杨巍教授的发言视频。氢氧混合气吸入对心肌梗死幸存患者有保护作用!

随着溶栓和血管支架技术的进步,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显著下降。随着幸存者数量的增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患者逐渐增多。左心室功能碍是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死亡的最强预测因子。

因此,通过减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植入手术)治疗期间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来减少梗死面积,是防止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不良的重要治疗目标。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再灌注损伤面积占梗死最终大小的50%。

年日本千叶大学发现,给有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心脏用富氢盐水灌注40分钟,可以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在狗模型的试验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保护作用:吸入1.3%浓度的氢气和26%浓度的氧气,左心室梗死面积从44%减少为21%。为了将动物实验数据转化为临床数据,年日本千叶大学对原发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吸氢治疗,研究梗死面积和左心室重塑情况。

年11月至年3月,共招募20名患者进行研究,10名患者作为吸氢组从介入手术时开始吸氢(氢气浓度为1.3%),直到手术结束后1小时停止。1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介入手术期间不吸氢)。

3个月后观察发现两组间心脏挽救指数、心电图上ST段抬高情况、血管造影心肌红斑评分、心肌呈色分级、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后3~6个月观察发现:

①吸氢组的左室每搏输出量从每平方米36毫升显著增加到46毫升,对照组则没有变化;

②吸氢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从55%显著增加至66%,而对照组无变化;

③对照组报告了两次严重的不良事件,但吸氢组没有报告,此外没有发现与吸氢有关的不良反应。

这些结果提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介入手术期氢气吸入治疗在3~6个月内会显示出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显著优势,可以加速受损心肌的再生和重塑。

日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公认的冠心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大部分手术都需要“心脏停搏体外循环”技术的支持来完成。但该技术容易引起全身氧化应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心脏和其他脏器带来损伤。

年,我医院尝试使用氢氧混合气对接受“心脏停搏体外循环”的患者进行保护,观察患者全身氧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文章摘自《氢分子疗法》

健康绝句十点入眠六时醒,营养均衡劳逸平。为保疾病不缠身,牢记每天补充氢。

欢迎识别加入氢分子医学交流群

云集精英、资源整合、渠道信息、合作共赢

欢迎识别上面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技日报氢气吸入或可保护心肌及改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