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会随着疾病的发展,症状不断加重,甚至影响生命。如不了解心力衰竭的早期预警信号,或因缺乏相关知识而不能及时识别,错过最佳就诊时间,可能会使得病情加重,给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心衰的临床常用的简单分级方法
目前常用的分级方法是沿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功能分级方法:
1级心衰
日常活动不受限,患者已经出现心衰,但是还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的体力活动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2级心衰
日常活动轻度受限,患者处于休息状态下,并没有明显的心衰症状,但是在一般轻度活动后,就出现明显的疲乏、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休息之后,明显的缓解。
3级心衰
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在从事小于一般的较轻的体力活动时,就会胸闷、乏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休息后明显缓解。
4级心衰
病人在卧床等静息状态下也有胸闷、疲乏、气促、喘息等心衰症状,活动明显受限。
在所有级别中,4级心衰是最严重的,该级别的患者不仅在从事任何体力和劳动时会产生心力衰竭的症状,甚至休息时也会存在。
心力衰竭的诊断
首先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来诊断,即如果发现患者有可疑的心力衰竭的症状或体征,如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或者有周围的水肿,包括下肢的水肿等。
其次,通过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改变,NT-proBNP/BNP即B型脑钠肽升高也可作为是否患有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如果在进行其他检查时发现有异常,如冠脉造影发现有冠心病,心脏彩超发现有瓣膜的疾病或结构的疾病、心脏扩大,核素扫描发现心脏灌注不好等等情况,均可有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
闻心提示
急性心力衰竭或者是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时候,时间就是生命,来得越晚预后越差,来得越早,救治得越及时,患者的预后也就会越好。所以,一旦发生症状,医院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