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如何评价心功能
TUhjnbcbe - 2021/8/23 19:52:00
说说心功医院何奔教授:“有的胸痛患者,ST段抬高、心肌酶有上升趋势,及时再灌注(溶栓或PCI)后,患者ST段出现回落,可以不出现坏死,只有心肌的水肿。”

前降支支架术后怎么查心功能?

其实不用特意强调“前降支”

有青年医生提问“前降支支架术后怎么查心功能”,其实心功能的评价不受前降支还是回旋支或是右冠的影响,所以没有必要特别考虑前降支支架术后与其他血管术后,心功能的评价有什么差别。

心功能评价的方法很多,最直观评价心脏功能的方式是看心脏“有没有力气”收缩,如果心脏“很有力气”在收缩,这就是心脏功能好。

评价心功能也还有其他方法,如通过同位素、CT造影、DSA造影、磁共振造影等观察。通过观察心脏收缩、舒张的容量,看比值,这就是射血分数,假设有ml的血,到了收缩末剩50ml,EF值就是50。

还有这么一类心衰

叫“EF降了一点,但没有很大程度下降”

我们知道,心脏除了收缩功能之外,其舒张功能也很重要,心脏自主舒张也是一个需要耗能的过程,所以会有舒张功能的异常,即射血分数(EF)保留的心衰,其实上指的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导致内膜僵硬、不好放松,心脏变成可以收缩,但“放松”不了。

几年前,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提出了moderatereduce(适度降低)心衰的概念,通俗的解释就是“EF降了一点,但没有很大程度下降的心力衰竭”。把其中EF为40%~50%的患者又归为了一个特别的亚组,具有一定意义。

还是要强调一点,血管与EF值没有完全正相关,冠状动脉分布具有个性化差异,比如有的个体右冠非常有优势,心脏下壁的收缩功能可能很强;有的个体右冠并无优势、回旋支有优势,左心室需要依赖血液灌注维持心功能方面,由于受到每个个体动脉血管分支、分布情况的影响,就会有比较大的变异。

但心脏除了大循环,还有微循环,心脏的微循环过程,也可能直接影响收缩和舒张功能。微循环很多以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为主,或心内膜下的僵硬为主,内膜的僵硬可能导致心脏舒张功能差。

心梗竟然没有坏死?

活久见!What!

此前我们也曾通过磁共振结果提出了一个心肌梗死后,新的心功能评价标准,涉及心肌损伤的评价以及它的分级,简单介绍一下。

常规认为心肌梗死就应该有坏死,但磁共振结果显示,有的心梗患者没有坏死。

有的胸痛患者,ST段抬高、心肌酶有上升趋势,及时再灌注(溶栓或PCI)后,患者ST段出现回落,可以不出现坏死,只有心肌的水肿。

这些水肿的心肌,还可以释放心肌酶,仍能导致肌钙蛋白I(TnI)水平升高,或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所以还是能诊断为心肌梗死,而不仅仅是冠状动脉痉挛。

很快再灌注的这些患者,可能没有坏死,只有水肿,根据磁共振反映出的心肌损伤、EF的降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以及是否合并二尖瓣反流等,根据这些因素再进行分级,提出了心肌梗死后新的心功能分级。

以上内容来自云问答:

何奔教授在线解答心血管相关临床问题

Live直播互动,权威专家坐镇答疑!再小的临床疑问,都能获得针对性的权威解答!

临床实战,不懂就问!

点击,马上问搜索END怎么才能不错过小循的推送?戳顶部蓝字“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评价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