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发展中医药,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们自己也喜欢看中医。”
上月中旬,习主席在西安参观社区中医馆时说的这番话,无疑是对方舟子之流“中医是伪科学”等论调的强力回击。要知道,在西医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中医一直是中华民族治病疗伤的主要手段。
始于原始社会的中医,囊括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多种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一直在造福中华民族。年,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申遗成功,不仅将使早已满载传奇的毫针和艾叶为更多世人所分享,也将为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设定全新的历史坐标。
艾灸治病的原理与作用
艾灸的治疗原理在于艾灸作用于人体的经络和穴位后,能借助艾绒的药力作用和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作用(或叫温通作用),驱散寒湿,祛除瘀*,打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激活细胞再生能力,增强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调整内分泌,改善机体内环境,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
中医认为灸法的作用主要有:
1、温通经脉,祛除寒湿
2、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3、温补益气,回阳固脱
4、预防疾病,保健强身
5、升阳举陷,拔*泄热
6、养颜美容,延缓衰老
灸疗的认知误区
艾灸很好,有“灸治百病”的美称。但是,有些人针对艾灸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产生了错误认识,对艾灸产生了质疑。出现这些问题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他们在应用过程中走进了认识的误区。
一、艾灸疗效的误区
误区1:艾灸疗效太慢了,还不如打针吃药。
艾灸确实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对疾病起到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