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舒张分等容舒张和充盈舒张两个时相
1.等容舒张期:测量指标为等容舒张时间(IVRT):即从主动脉瓣关闭至二尖瓣开放的时间,临床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成人为50-85ms;心室舒张功能降低时,IVRT延长。2.舒张充盈期通过分析二尖瓣尖水平舒张期血流频谱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常用指标有E波减速时间DT,正常值为±40ms,E波最大速度,正常值为0.6-1.2m/s;A波最大流速,正常0.38-0.5m/s:/A比值正常1(1.5±0.4)。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三种类型
(1)弛缓异常型:舒张功能不全Ⅰ°(轻度),心肌驰缓性减慢,左房压轻度升高(13mmHg),IVRT延长,E峰下降,DTms,左房代尝性收缩增强,A峰上升,E/A1。
(2)假性正常型:舒张功能不全Ⅱ°(中度),心肌驰缓性减慢伴顺应性轻度下降,左房压力20mmllg,容积开始增加,左房顺应性下降,IVRT正常,二尖瓣开放时由于左房压力较高,E峰速度增加趋于正常,E与A速度相近,DTms;左室顺应性进一步降低即中度下降,左房压力20mmllg,左室充盈类型呈正常,E/A1。
(3)限制型:舒张功能不全Ⅲ°(重度),心肌驰缓性与顺应性重度减退,左房顺应性严重下降,充盈压显著上升,30mmllg,左房扩大并衰竭,二尖瓣提前开放,IVRT60ms,EA或E=2ADTms,E峰降支很陡峭。治疗后可逆。舒张功能不全Ⅳ°(重度),各项指标与Ⅲ°相似。但治疗后不可逆。
分析
在各种导致舒张功能减退的疾忠中,二尖血流频谱常有不同的改变,即使在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亦可有不同类型的频谱形态。
左室心肌松弛性下降、舒张障碍时,因早期左室充盈减少,E峰降低。A峰升高E/A比值小于1。而IVRT延长:
左室僵硬度增高,即顺应性降低时,则出现E峰升高。A峰降低E/A比值升高和IVRT缩短、
左室松驰性下降并作有僵硬度增高时,则出现类似正常频谱的伪正常图形。故此时应检查其他舒张指标如心房收缩期肺静脉血流逆向流速。
二尖瓣血流频谱异常的不同类型,反映了舒张功能减退的不同程度。
影响因素
1)心率的影响,心动过缓时,舒张期延长,A峰往往减底;心动过速时A波升高,E波和A波可互相融合,在这些情况下利用房室瓣血流频谱评价舒张功能可产生误差。
2)年龄的影响,老年人中,A波可大于E波,随着年龄的增长。A/E比值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
3)取样部位的影响,二尖瓣环水平A波值高于瓣口A波值,为排除这一影响,取样点应在瓣尖的心室面。
4)心房压力的影响,舒张早期心室充盈的速度不仅取决于心室顺应性,而且也取决于心房的压力。后者增高即使心室顺应性降低,舒张早期的充盈速度仍可正常。例如二尖瓣返流使舒张早期左房压力较高,E波速度增加,可掩盖左室舒张功能的异常。
5)瓣口面积的影响:在瓣口狭窄时,狭窄的瓣口面积成为限制心室充盘的主要因素。在这些患者中,尽管心舒张功能正常,房宰瓣血流频谱图中仍可出现E波下降缓慢和A波的升高。因此,患者有二尖瓣和三尖瓣狭窄时,不能应用房室瓣血流频谱评价心室舒张功能。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病因
(1)主要影响左室松弛性的疾病有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狭窄、冠心病、老年人心脏和糖尿病,这些疾病的后负荷增重、心肌肥厚,心肌缺血或纤维化,主要通过延缓左室的主动松弛而影响左室充盈。
2)主要影响左室僵硬度的疾病
心肌淀粉样变性、血色素沉着症、限制型心肌病、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内膜心肌纤维化。这些病变的早期常有左空松弛性减退,晚期则左室的被动弹性下降,即僵硬度增加,进而影响左室充盈。
(3)主要影响心室相互作用的疾病:
包括右室容量负荷增加,右室压力负荷增加以及急性右室扩张(如急性三尖瓣返流右室梗塞、急性肺动脉栓塞)。这些病变通过心包的限制作用和左右心室间的相互作用而使左室充盈减少。
(4)其它
心包积液和心包缩窄使心室舒张受限和顺应性减低,抽液和松解心包可使之逆转。
急性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返流使左室容量急剧增加,导致顺应性要然降低,出现严重的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缩窄性心包炎、大量心包积液和心包填塞以及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左室充盈不足,这些病变虽可产生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但左室本身的舒张功能并无异常。
供稿:叶建林
编辑:王城
审核:胡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