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概念
痛风肾是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简称,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肾病,归属于代谢性疾病的肾损害的范畴。
02
特点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本病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而使血尿酸生成过多。
一方面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及其周围滑囊、软骨部位,引起小关节肿胀、疼痛即为痛风;
另一方面尿酸盐沉积于肾脏的间质一小管引起肾损害。
03
临床表现
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的受损程度,也就是肾功能状态。根据肾功能受损的不同阶段,可将其临床表现归纳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早期痛风性肾病
一般也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是在作尿常规检查时发现微量蛋白尿,而且呈间歇性特点。提示有早期痛风性肾病存在之敏感性检验指标是血与尿中的β2-微球蛋白测定和尿中微量白蛋白测定。
早期痛风性肾病当尿常规不能发现蛋白尿时,尿中白蛋白与β2-微球蛋白即见增加,表明有早期的肾小球与肾小管功能受损。部分病人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低等提示肾小管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
中期痛风性肾病
进入此期的病人尿常规检查已有明显改变,蛋白
尿变为持续性,尚可发现红细胞或者管型。病人可出现轻度浮肿及低蛋白血症。部分病人可有血压高、腰酸、乏力、头昏、头痛等症状。
晚期痛风性肾病
浮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更加明显,并可出现贫血。最突出的表现是肾功能不全的加重,尿量逐渐减少,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出现
明显的氮质血症。最后发展为尿*症肾功能衰竭,只能依靠人工肾维持生命。
04
痛风肾的治疗
多饮水
应劝导病人多饮水,每天维持供应毫升以上液体,保证每日尿量达~毫升。如无严重心功能不全,临睡前饮水尤为重要,可以增加尿酸排泄和防止尿酸盐在尿路沉积。
避免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如各种动物的内脏(肝、胰、肾)及脑髓、鹅肉、鹧鸪、海参、干贝、蚝、各种肉汁、肉浸膏、沙丁鱼、鱼子。限制食用含较高嘌呤的食物,如牛肉、猪肉、鸡、兔、鸽、扁豆等。同时酸性强的食品如醋、杨梅、山羊肉及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辛辣调味
品,均须忌用。平时应多吃些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如无合并高血压,可用重碳酸钠或碱性合剂以碱化尿液,防止尿酸结石的形成。
药物治疗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排尿酸的药物如丙磺舒、磺酰吡唑酮、特利酸和茚基氧乙酸等,可以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达到增加尿酸排泄的目的。此外,还应服用别嘌呤醇以抑制体内尿酸的生成。
来源:透析圈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