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慢性心衰不可怕,自我管理很重要
TUhjnbcbe - 2022/3/25 12:30:00
白癜风好不好治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

慢性心衰也称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或者功能改变,使心脏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血液淤滞,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症。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后期或终末期的转归,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

心衰会导致我国每年超过万人住院,而且出院后6个月内再次住院率为25~40%。此外,左心收缩功能小于35%的心衰患者虽然在住院期间死亡率只有4%,但出院后当年的死亡率约占50%,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严重者端坐呼吸、咳嗽并伴大量白色绒粉红色泡沫痰,且出现食欲降低、双下肢浮肿等症状,这时需要住院积极治疗,及时尽早得到有效治疗。

患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的患者,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夏季、冬季更要提高警惕,防止心衰的加重,需从多方面保护心脏,以便平安度过。

在治疗心衰的过程中,药物发挥的作用只占了一半,占据另外“半壁江山”的是患者的自我管理。加强心衰病人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可以稳定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延长心衰病人寿命,管得好就可以活得好!

一、心衰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01

按时服药:

按时服药是控制心力衰竭最重要的手段,可以减少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同时可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如果出现心衰加重,要及时就医,调整药物。切不可私自停药、减药,以免疾病反复或加重。未经专科医生同意,更不可擅自加用消炎止痛药、激素等。

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预防或逆转心脏重构,减少再住院,降低死亡率。药物治疗“金三角”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在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大会(ESC-HF)上,发布了最新的《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强烈推荐“格列净”类药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的治疗,与传的金三角方案组成新四联疗法,俗称“四驾马车”,标志着心衰治疗的重大理论突破,为慢性心衰患者带来更大的惊喜。

02

做好血压、心率、体重和尿量的监测:

要求心衰患者每天都必须进行血压、心率、体重和尿量这些指标的监测,如血压、心率、体重及尿量,这些指标出现波动,说明心衰患者体内的动态平衡被打乱,提示心衰患者的病情逐渐在恶化和加重。

每天测量体重,通过体重的变化及早发现液体潴留,提前干预,比如体重3天内突然增加2公斤以上,应该考虑隐性水肿,需要利尿或加大利尿剂的剂量,或者及时找医生调整用药。通过记录每日尿量,提前预知出入量情况,久病成医的患者就可以通过自己调整利尿剂的剂量来较好地控制病情。

每天监测血压、心率,可以及时提示病情的变化。心衰病人应坚持测量血压和心率,每日至少一次,并做记录。主要的目的除了让医生了解您的病情外,医生还可以根据血压和心率的情况调整用药,有几个心衰用药需要根据血压和心率的情况调整剂量。

在来院复诊时,以上信息可以作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患者或家属不妨用小本本记录下每日监测的数据。

03

限水限盐:

一般推荐每天液体摄入小于2L,这里的液体不仅仅是直接饮用的水,还包括饭菜等食物中的水分。慢性心衰的患者一旦饮水过多或输液量过大而尿量较少时,很可能会引起心衰发作。

重度心衰患者的饮水限制更加严格,每天摄入的水分不超过1.5L。

除了心衰发作,一般不需要严格限制食盐,只要每天4~6克常规食盐控制即可。

二、日常生活怎样调理?

01

调整饮食,戒烟限酒

保证蛋白质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诱发心衰发作。

不可暴饮暴食、过度饮酒,且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另外,吸烟对心脑血管疾病而言是最危险的因素,患者应戒烟。

此外,还应少摄入动物脂肪和甜食,多吃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02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预防感冒、感染等

心衰患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状态,不与健康的同龄人盲目攀比,时时爱护自己,减少体力活动,不要过多劳累,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

心衰患者要避免感冒、呼吸道感染及其它各种感染,这些是心衰加重的第一诱因,尤其是在季节交换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现在秋冬季节已经来临,老年人可以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进行预防。

进入冬季后可以进补,心衰患者在家平时可以熬汤或者进食膏方来补益气血、调补脏腑,从而提升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想要正确有效进补,可以通过中医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中药膏方。

03

保持乐观心态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的心态对人有积极作用。患者在平日生活中应减少熬夜及夜生活次数。长时间处于高温下,人的心情也易烦闷、紧张、抑郁。因此,保持情绪稳定、起居有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04

坚持适当运动

慢性心衰,尤其是中重度心衰患者,应注意休息。轻微活动即有气急的患者应该多卧床休息,卧床时对患者的下肢做被动运动以避免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但心衰症状稳定后,应该循序渐进地慢慢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症状、不感到疲惫为宜;情况进一步好转后,可以根据自身耐受情况坚持一定的运动锻炼,但一定要量力而行。

适度运动的前提是,运动后不能有不适的症状出现。运动量因人而异,可循序渐进地增加,一般建议每周锻炼3小时以上。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适当运动可增加机能储备,对改善心脏功能具有一定作用。

05

中医药预防应用

慢性心衰中医学认为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为气血亏虚、气阴两虚、阳虚水停、气虚血瘀等,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心衰的治疗大法。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维持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

中成药可选用芪苈强心胶囊。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芪苈强心具备治疗心衰四类西药的联合用药优势,标本兼治慢性心衰,符合现代医学用药原则及治疗方式的改变。

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延缓心室重构过程,改善能量代谢模式,增加能量供给等多种途径共同作用来改善心功能。《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等推荐,应用在慢性心衰、心梗、老年冠心病等的治疗中,帮助心衰患者提高生命质量,重回健康生活。

三、如何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首先从症状判断,如果患者症状改善,说明现有的治疗是有效的。还可以从生活质量判断,如果起初患者一活动就有症状,而现在可以出去遛弯、买菜、做饭等,这也是治疗有效的体现。最后是活动耐力,可用6分钟步行试验来评定治疗效果,即6分钟能够走多远。如果原来是6分钟走米,现在比原来提高了70步以上,一般认为治疗是有效的。注意训练不能着急,一定要循序渐进,慢慢来。

四、什么时候随访?随访什么内容?

一般性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水肿、气喘症状,体重、血压、心率等情况,以及药物应用的剂量和不良反应等,每2~4周一次,病情稳定的患者间隔时间可逐渐延长。

重点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BNP/NT-proBNP等,使用利尿剂者需要更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心衰不可怕,自我管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