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天地立心万物理论基础
TUhjnbcbe - 2022/4/29 0:46:00

前言

北宋学者张载留下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实,天地之心就是宇宙的起源,也就是通常所谓终极意义。

终极意义与第一原理

我们写下、说出甚至想到任何有意义的词语,包括上帝、如来、正义、道,就假设了已知什么是不可释义的词语,因为有意义的词语最终要用不可释义的词语来描述。

所谓不可释义的词语,就是试图给该词语进行释义时,会导致重言现象。试图给词语X进行释义,就是意味着「知不知X」。显然,在中文里只有试图给「知不知」进行释义时,才会导致重言现象:知不知「知不知」。

要指出的是,通常会把「知不知X」省略为「不知X」,需要补全。另外,中文的方言是可以通用的。例如,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卷一第一条就说:「*、晓、哲,知也,楚谓之*,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知不知」在形式上呈现「正反合」:先后、否定和合取,这三个联结词构成了一个联结词完备集,可以推出其他联结词。一般都忽视了「知不知」与「不知知」的区别,从而遗漏了其中的「先后」。现代通用逻辑系统的根本缺陷,就是没有将通常用「括号」来表达的「先后」当作联结词。「知不知」能够说明联结词的起源,就是通常所谓逻辑起源。

通过谷歌翻译,在其他自然语言中,没有找到在意思和形式上都能对应中文「知不知」的词语。作为唯一不可释义的词语,「知不知」的意义就是自身,通常也称作终极意义。那么,所谓第一原理就是:「知不知」是终极意义。

数学基础与黎曼猜想

以往构造自然数,都是从假设的原始概念出发,显然终极意义「知不知」才是真正的原始概念。也就是说,「知不知」才有资格作一切的中心。用数学语言说,中心就是中点,中点用数字表示就是1/2。

1/2具有中分运算和常数的二重性,既表示常数1/2又表示中分运算。于是,常数1/2就能自行依次持续进行中分运算(为方便显示,用?表示1/2):

?→0

??→1

???→2

????→3

……

因此,所谓自然数就是常数1/2进行中分运算的基数,且始于0。也可以说,自然数是常数1/2生成的。

自然数是常数1/2生成的,那么自然数分布规律就由常数1/2决定。素数属于自然数,那么素数分布规律必然也由常数1/2决定。素数计数函数属于素数分布规律,所以它必然由常数1/2决定。黎曼从欧拉乘积公式出发得到了素数计数函数,它由黎曼ζ函数非平凡零点决定。那么,常数1/2必然在黎曼ζ函数非平凡零点之中,要么在实部,要么在虚部。已知虚部不是常数,那么实部必然是常数1/2。这样,就证明了黎曼猜想。其实,黎曼猜想是在追问自然数的真正定义,进而追问数学基础——1/2。

中分运算才是最基本的运算,它属于除法,所以除法才是四则运算的基础,数系扩充必须满足除法封闭性。具有中分运算功能的常数1/2才是真正的原点,所以真正的直角坐标系要将现在通用的直角坐标系向右平移1/2。

量子自旋与万物皆数

上世纪初,物理学家发现了基本粒子的内禀属性——自旋1/2,但至今不知如何理解它。其实,应该将人为赋予的“自旋”去掉,基本粒子的内禀属性就是1/2。

人们一直在寻找物质终极成分,它最终要用终极意义「知不知」来描述,而终极意义「知不知」的数学表示是1/2,所以物质终极成分与1/2在终极意义上是统一的。也可以说,物质终极成分就是基本粒子的内禀属性1/2,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万物皆数」。

基本粒子的行为规律决定于物质终极成分,素数的分布规律决定于1/2,而物质终极成分与1/2是统一的,那么基本粒子的行为规律与素数的分布规律必然具有一致性。这样,就可以说明蒙哥马利-奥德利兹克定律为何成立,从而也可以说明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有效性是合理的。

时间不可缺省,但是一直不知时间的本质。其实,时间的本质就是「先后」关系,所以同时性不存在。在满足除法封闭性的数系中,只有八元数既不满足交换律也不满足结合律,这正是「先后」关系的呈现。物理学的大统一理论或者万物理论,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就必须用八元数。

结语

美国学者爱默生曾经说,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道德经》通行本里,有个陌生人就说了这么一句话:「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天地立心万物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