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CRTD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作用R
TUhjnbcbe - 2022/5/4 14:30:00

心脏再同步治疗是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传导异常伴广泛QRS波群增宽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支柱之一。心脏再同步治疗由双心室起搏器(CRT-P)或具有额外除颤器功能的双心室起搏器(CRT-D)提供。心脏再同步治疗本身可以降低心原性猝死的风险,但现代药理学心力衰竭治疗进一步降低了导致心原性猝死的风险,并降低了除颤器的预期效益。因此,是否需要除颤器功能存在争议。但目前还没有对CRT-P和CRT-D进行头对头比较的随机临床试验(RCT)。来自欧洲的研究者开展的RESET-CRT研究通过比较了植入带除颤器(CRT-D)选项的CRT和带起搏器(CRT-P)的CRT的患者的生存率,探讨除颤器是否能改善接受CRT患者的预后。

RESET-CRT研究采用了回顾性、非实验性、基于人群的加权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分析了年至年间共例CRT植入患者,其中例为CRT-P患者,例为CRT-D患者。基线比较中,与CRT-D患者相比,CRT-P患者平均年龄更大,且女性比例更大(48%vs.35%)。两组心力衰竭的病因(缺血性/非缺血性)类型占比相当。在CRT植入之前,NYHA分级和住院治疗的基线差异很小。接受CRT-D治疗患者更可能患有糖尿病,而III期和IV期肾功能不全和心房颤动在CRT-P患者中更常见。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2.35年。在随访期间,CRT-P患者中有例(24%)死亡,CRT-D患者中有例(19%)死亡。在未经调整的Kaplan-Meier事件时间曲线中,CRT-P患者所有原因死亡的累积发生率高于CRT-D患者,[HR:1.63,95%CI:1.38-1.92]。经年龄调整后,Cox回归中全因死亡的HR为1.13(95%CI:0.95-1.35),生存率差异不明显。HR与年龄无关(P=0.)。CRT-D和CRT-P在三个年龄组中任何一个年龄组中观察到死亡发生率差异不明显(年龄≤65患者:HR:1.45;95%CI:0.75–2.82;.65<年龄≤75年:HR:1.29;95%CI:0.92–1.81;年龄>75岁的患者:HR:1.19;95%CI:0.98–1.47)。在不同年龄组中未发现生存差异(P=0.)。

该研究结论认为,经过年龄和进一步的潜在混杂因素调整后。CRT-P和CRT-D两组全因死亡率相当。在未调整分析中观察到的CRT-D患者有利于CRT-D患者的主要原因是CRT-D患者的年龄较小。因此,这项观察性研究的结果证实了RESET-CRT随机临床试验的假设是CRT-P在生存方面不劣于CRT-D。

文献来源:HadwigerM,DagresN,HaugJ,etal.Survivalofpatientsundergoing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withorwithoutdefibrillator:theRESET-CRTproject[publishedonlineaheadofprint,Apr3].EurHeartJ.;ehac.doi:10./eurheartj/ehac

策划英忠

审阅江文

指导所苏

监制庆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CRTD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作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