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工人有多卷?这个问题被推上热搜。
作者:心脏医学科普来源:哈特瑞姆心脏科普*视频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经常加班的年轻人占比近8成,近日有人在北京晚归的地铁中找年轻人聊了聊为什么加班?有人说上班开会,下班才能工作;有人说要为了房子、孩子努力;也有人觉得家里一个人,不如在公司蹭点加班补贴...在现在这个业绩决定论的职场环境中,许多人或主动或被迫地天天黏在办公室,其实加班猝死的不幸也经常见诸报端。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加班和生病之间到底有多大关系?每天加班3小时,冠心病风险高1.6倍
一个来自英国的团队随访了名全职公务员,研究开始时,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没有冠心病。研究者调查了他们在平均11年的随访期间发生冠心病猝死、心梗、心绞痛的情况。在排除了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影响之后,他们发现,每天加班3~4小时会让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提高1.6倍。表面很健康的人,冠心病也许并不远……
具体来说,已婚、夫妻同居、职业地位高的男性往往更容易成为下班不走的劳模。但奇怪的是,表面上看来,这些人往往活得更健康:一般没有糖尿病史
比不加班的人往往更注意吃水果、蔬菜等“健康食品”
更努力锻炼
请病假也很少然而这些“健康习惯”并没有使他们远离冠心病。究其原因,这群人往往:有吸烟、过量饮酒的恶习
而且他们睡眠不足
抑郁发生率以及在A型性格测试中得分都更高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较低那么究竟是什么机制将加班和冠心病的发生联系在了一起呢?长时间处于“战斗状态”!
研究者们发现,加班人群中的冠心病似乎并不是由传统意义上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紊乱)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可能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1.高强度工作环境由于长期处于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加班一族往往存在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即永远保持着“战斗状态”(fight),而“顺其自然、无为而治”(flight)永远是他们难以忍受的。交感激活无疑会升高血压,抑制迷走神经,带来种种“停不下来”的恶性循环。2.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这些人表面看上去能力超强、独当一面,但却在背后默默忍受着焦虑、抑郁的负面心理状态折磨,并且好强的性格让他们不愿意选择倾诉,导致环境压力在他们身上越积越多,当最后一根稻草出现时,心脏就可能会遭殃,甚至可能遭遇猝死。9招“亡羊补牢”!
如果加班在所难免,下面这些减压方式建议,也许会对您有所裨益:1.早餐事实证明,吃早餐可以莫名地增加满足感。2.午睡午间睡一觉,哪怕十几分钟,下午会清清爽爽。3.工间休息奖励自己一个下午茶,离开工作一小会,也可以下楼走一圈。4.改善睡眠换个舒服的床垫和枕头,提高睡眠质量。5.放松练练字、听听音乐、看看书,都能让你的心离开这个喧嚣的世界,理顺你对生活的思路。6.运动休息的时候去专门运动一下,出出汗,虽然平时也很累,但是运动之后精神和心理都会好很多,而且睡眠也比较好7.少刷手机除了看新闻,少上社交网络,逛剁手平台。8.旅行(疫情后)养成一点儿个人特殊癖好:比如有人会去个离得近的城市,找个不错的酒店,睡睡觉,宅一宅,吃吃喝喝,因为不是熟悉的环境,所以压力会一下小很多。当然,建议疫情后再行动。9.辞职实在不行,就只能“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要知道,离开也是重新开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