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换星移心愈定,电掣风
TUhjnbcbe - 2022/5/13 15:24:00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这是古人对于物理的理解。

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物理更加值得我们去探究。

在南师,

就有这样一个院系,

它是一趟通往创新的特快列车,

也是发现实践之美的重要宝库。

它就是,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院长寄语

载满青春的高速列车不知不觉已经停靠在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大学。不管在高中你们有多少收获、多少遗憾,在新的环境里,要让自己有新的面貌、新的精神、新的动力。在这里,每个人都要以新的面貌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美。

来到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同学们,希望你们秉承物电精神,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各项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你们都是新时代的新青年,在这里,希望你们能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去发现生活的美、物理的美,成长为这个领域的“巨人”,度过“物”彩缤纷的大学时光。

南阳卧龙岗上,物电学院——等你来!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金书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金书

学院简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始建于年的理化教研室,年独立设置为物理系,年更名为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河南省教学标兵9人,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南阳师院教学名师1人,卓越教师荣誉获得者2人。目前,在校学生人。

学院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现拥有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专业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设有理论物理、大学物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创新实践五个教研室,拥有各类实验教学场地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余件,总价值达到余万元。目前,学院拥有河南省稀土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先进材料设计与研发创新科技团队、河南省功能纳米光电材料设计与研发创新科技团队等省级创新平台3个和河南省理论物理重点学科1个,学院也是南阳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和专业转型发展的6个试点院系之一。

专业介绍

物理学

省级重点学科,四年制师范本科专业,培养具有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在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从事物理教学及研究能力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

物理学专业为学校第一批重点专业,理论物理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制本科,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宽口径专业,以信息与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主干学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技能、能从事常用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维护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测量技术、EDA技术等。

通信工程

河南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四年制本科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宽的系统专业知识和相关工程技术能力;能适应通信领域内网络、系统、设备以及信息交换、处理和传输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维护,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C语言、光纤通信等。

特色专业介绍物理学物理学,四年制师范本科专业,培养具有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在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从事物理教学及研究能力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物理学专业具有丰厚的教学实践基础,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电工学及实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近代物理实验、物理教学论、普通物理实验、专业英语、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设计与研究等课程。物理学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物理学的二级学科理论物理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理论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科就现有专职科研人员2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11人。团队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形成了一只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团队中现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河南省教学标兵9人,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6人。

经过3年建设,理论物理学科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发表高水平SCI/EI论文46篇。拥有河南省稀土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先进材料设计与研发创新科技团队、河南省功能纳米光电材料设计与研发创新科技团队,南阳师范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南阳市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南阳市微波毫米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经过3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已形成“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三个稳定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1)理论物理方向,理论物理学是南阳师范学院首批重点学科,在粒子物理、高能天体物理、电磁场理论、相对论与引力场等方面开展广泛的课题研究,特别是关于顶夸克、粲夸克、B介子和中微子物理及宇宙线以及伽玛暴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t.》《Phys.Rev.D》《JHEP》等重要学术期刊。参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BES国际合作组研究,年以来团队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2)凝聚态物理学方向,该学科多年来围绕学科发展的前沿开展研究,形成了高压物理、新型合金材料、薄膜物理、稀土氧化物与磁性材料等五个各具特色、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本学科共有博士10人,其中副教授4人。近三年,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项。

(3)光学方向,依托河南省稀土合金材料工程中心,在稀土合金材料的理论模拟与制备、功能光电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新型纳米材料制备及在传感方面应用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最终制备材料应用于将LED照明、生物成像、有*有害物质检查、气体传感等领域,最后在环境保护、节能环保、肿瘤早期诊断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Nanoscale、J.Mater.Chem.C等重要学术期刊。目前材料物理学方向具有科研人员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近3年发表SCI论文20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项。

本学科在人才培养及思想*治教育方面:遵循学生工作规律,积极探索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新途径。通过抓组织、抓社团、抓骨干、抓网络、抓典型,抓服务,积极构建了学院、年级、班级、宿舍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实施学风建设六大工程、推进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完善学生素质测评体系,健全安全教育管理四级网络体系、强力推进宿舍规范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提升了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通过积极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和考研“双导师制”,学生考研率不断攀升,近三年来累计被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高校录取人数达到人。近三年先后有20余名学生考取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南阳师范学院“吉大现象”先后被多家媒体所报道。

就业工作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促进就业措施: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委及学校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工作指示精神,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加强就业引导,提高服务意识

1.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一是开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发挥课堂教育在就业择业创业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邀请社会上和毕业生中成才典型来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

三是发挥QQ群、

1
查看完整版本: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换星移心愈定,电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