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研讨秋意中
根据省教育厅年“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的工作部署,为提升教师素质,共享优质资源,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使一线教师转化教学模式,更快适应新变革,精准把握教育改革方向,同时使工作室成员更快成长,9月27—28日,浙江省特级教师郑晓萍携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走进丽水青田中学,开展了高中生物送教下乡——新教材模块教学策略研讨活动。
PART01专家报告
浙派名师、浙江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省特级教师、温岭中学郑晓萍老师给工作室成员和青田县的高中生物老师们做了一场“指向观念形成的生物新教材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
郑老师针对老师们目前面临的现实困惑,即新旧版本的对接问题、人教版和浙科版的取舍问题、学业成绩与学生素养的融通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面对教育变革,郑老师提出了重塑一个“你”,再造一个“我”的理念,即要求老师们要有宽广的学科视域的眼界,而宽广的学科视域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组织教学时,郑老师指出要以课标为宗旨,注重落实核心素养,为老师们指明了教学方向。
PART02示范课展示
三位来自不同地域的中学一线教师分别针对两个年级的不同授课要求,作了精彩的示范课展示。
青田中学张含薇老师和景宁中学周丽芬老师作了《ATP是细胞内“能量通货”》课题的同课异构。
青田中学张含薇老师以一个肌无力病患用三磷酸腺苷二钠片为情景引入,并以蛙肌肉收缩的视频,探究ATP和葡萄糖对肌肉收缩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
随后小组合作构建ATP的结构模型,并通过五个学习资料引导学生提炼ATP特点,分析ATP-ADP动态平衡,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最后升华到学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