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以下简称CAAI)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新浪新闻共同承办的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GAITC)“发展与挑战”智能媒体专题论坛在杭州举行。CAAI智能传媒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院长、教授曹立宏,微博COO、新浪移动CEO、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巍共同担任论坛主席,论坛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王晖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马思伟,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萱菁教授,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个推)创始人/CEO、国家“万人计划”领*人才方毅,以及快手技术副总裁王仲远等嘉宾,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脑科学等新技术的前沿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
曹立宏教授在本次论坛上,与来自业界、学术界的嘉宾们分享了《有关媒体的进脑入心问题》。下面是演讲视频
曹立宏教授在演讲中表示,“媒体的进脑入心问题还面临着许多挑战。过去解决的是媒体的传输问题(多、快、好、省),现在要解决媒体的融合与吸收问题,要从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待这些挑战,并探讨可能的途径。”
曹立宏教授认为,AI2.0和BI(BrainIntelligence)有明显的区别。媒体的目的是为人(脑)服务,AI却不一定是。智能媒体的愿景是:发展为人脑所用并受益的智能媒体技术和内容,发展类脑智能是发展智能媒体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类脑智能,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从感知到认知、从动物到人类、从婴儿到成人、需要具身交互的环境。另外,AI和BI可以互助发展。进脑入心,并非易事。智能媒体,任重道远。
以下为曹立宏教授演讲实录,内容经编辑略有删减: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今天我想了一个题目《有关媒体的进脑入心的问题》。我自己主要做脑科学与智能媒体。怎么样能够真正让媒体进脑入心?我想我关心的问题,也是很多媒体界的朋友所关心的问题。这个是人工智能的大会,所以有必要说一下人工智能和智能媒体之间的一些差异。
人工智能有很多正面的影响,例如创建了数字世界等。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我们今天在这里并不去关心这些问题。如果做个小结,人工智能使得媒体更贴近了大脑,未来可能能够直接接入大脑。但是有一件事情特别重要,我们收到媒体的信息,不等于吸收到了媒体希望你吸收的信息,也就是说进脑不一定入心。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很多企业为了争夺眼球,但实际上丢了品牌。在这里必须说一下新浪能够有今天的品牌,能够体会到它对品牌的重视。另外,我们也能体会到非主流和主流媒体之间,在信任度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人工智能其实是给机器人进行赋能,尤其是现在的人工智能。但智能媒体需要给真实的人赋能,所以智能媒体更需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