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川崎病早期诊断与在线临床辅助决策系统
TUhjnbcbe - 2022/7/15 18:53:00

中国儿童医疗之家基层医生儿科儿保一体化培训系列公益讲座89

讲座地点:医学界医生站中国儿童医疗之家讲座平台

北京时间.3.:30可以回放

*敏教授

上海市新生儿先心病筛查诊治中心主任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医学院,年至年及年至年分别赴日本东京庆应大学病院、横滨市立市民病院研修及日本川崎医科大学留学。

先医院、上海医院副院长、*委副书记、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十五、十六、十七届心血管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全科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儿童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综合评价组组长;

担任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八、九、十届儿科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七、八、九、十届委员及心血管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涉外医疗研究会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临床儿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委、《儿科药学杂志》编委、《中华实用儿科杂志》编委,擅长诊治川崎病、小儿心律失常以及心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和心脏电生理技术,对先心病、小儿晕厥等疾病的诊治也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包括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等局级以上课题20项,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及参编《儿科临床新理论与实践》、《小儿心脏病学》《儿童晕厥》等著作。

整理及编缉

苏丽珊医师中儿编辑,广医院儿科

石应珊医师中儿创始人和总策划,芝医院普儿科

1.川崎病临床症状特点

2.川崎病流行病学特征

3.KD高危评分体系

4.不完全川崎病特点及诊断

5.川崎病治疗

6.KD在线临床辅助决策软件应用

川崎病(KD)是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全身性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

KD所致的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arterylesion,CAL)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且是成年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未经治疗的KD患儿,CAL的发生率为15%~25%,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肌病等,甚至可发生猝死。

冠状动脉受到强烈影响,如果不进行治疗,25%会出现冠状动脉病变(CAL)。

1.临床表现

发热

口腔黏膜改变

皮疹

颈部淋巴结肿大

球结膜充血

肢端改变

2.冠状动脉损害

未经治疗:冠状动脉损害(CALs)的发生率为25%

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冠状动脉损害(CALs)的发生率为5%

3.心血管损害发生率:15.9%

冠状动脉扩张:68%

冠状动脉瘤:10%

瓣膜返流:9%

心包积液:7%

心力衰竭:1%

4,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ESR)

急性发热时与其他发热性疾病相比,ESR≥40mm/h患KD的危险性增加

血小板

PLT>×/L患KD的危险性增加

C反应蛋白(CRP)

血清超敏CRP在KD中会显著升高,可用于KD与其他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其升高程度与KD是否并发CAL有关。

脑利钠钛前体(NT-proBNP)

NT-proBNP>ng/L可用于KD与其它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白细胞总数(WBC)

白细胞总数(WBC)≥16×提示合并CALs风险增加

5.心血管症状

心脏听诊:心杂音,奔马律,心音低钝

心电图的变化:P-R.Q-T延长,异常Q波,低电压,ST-T改变,心律不齐

胸部X线:心影增大

超声心动图:心包积液,冠状动脉瘤,末梢动脉瘤(腋窝等)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前降支容易出现瘤样扩张,由于血栓性闭塞,导致心肌梗塞可发生猝死

冠状動脈瘤样扩张

冠状動脈狭窄

冠状动脉梗塞

从动脉瘤内的血栓形成到心肌梗塞最容易发生的

3个月危险期,给予抗血栓疗法并进行严密观察,

对已出现缺血性心脏病改变者可采用PTCA或外

科搭桥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病変预后

目前诊治中的问题

不同的分型(高危、低危)对KD患儿诊治是否有指导价值

经典的治疗方案为何不能完全避免KD患儿CAL的发生

遗传学因素是否在KD的发病及CAL的发生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个体化治疗?

KD发病率高且病历信息繁多,如何高效准确利用KD病人信息

Kobayashi评分方法

敏感度86%,特异度67%

总积分值越高,IVIG不反应和KD并发冠脉损害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数据来自日本群马大学一项多中心研究。

1.不完全川崎病(in

1
查看完整版本: 川崎病早期诊断与在线临床辅助决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