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成像是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基石。尽管成像技术的改进和新分析工具的引入使得心血管成像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决策仍然是基于相对有限和简短的成像特征做出的。临床工作中尚缺乏一种综合、全面的影像学评估新框架来对心力衰竭进行诊断和分型。近日,JAmCollCardiol发表的综述讨论了心血管成像的进展和新兴的成像工具,尤其适用于心肌功能障碍患者。
图1心脏成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新框架
1
容积表征
容积表征(VolumetricCharacterization)被用于各阶段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表征、左心功能的纵向监测、以及器械治疗的选择。最常用的容积测定工具是二维超声心动图。然而,该工具在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超声心动图容积表征的改进令人震惊。使用计算机算法的三维超声心动图和增强CMR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并引入了自动化。
但是,单独的容积特征在检测早期心肌疾病时缺乏敏感性。简单容积法治疗HFrEF的成功也受到了HFpEF和HFmrEF类别的不佳结果的影响。HFpEF治疗试验的多次失败暴露了现有心衰分类模式的缺陷,强调了进一步分类和细化心衰患者亚组的必要性,而心脏成像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价值。
2
血流和压力表征
血流和压力表征依赖于对血流和组织运动进行无创评估,从而得出心内压力和异常血流动力学模式。超声心动图是无创性压力和血流表征的主要方式,现有的舒张评估方法具有诊断和预后价值。此外,有研究表明综合CMR在评估舒张功能障碍等级方面与超声心动图非常一致。
但是超声心电图的舒张评估方法涉及的变量很复杂,携带重叠信息,包含多个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应用不同的计算机算法可以创建具有不同临床特征和预后轨迹的独特患者表型。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深度中性网络,利用多维超声心动图数据得出HFpEF患者的高风险和低风险表型组。该模型使用多个外部队列进行了广泛验证,它在预测左室充盈压升高方面优于舒张功能障碍分级。
3
组织追踪推导心肌力学
组织追踪以获得心肌变形的测量值已在超声心动图和CMR中得到广泛研究,为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学提供了独特的见解。据推测,纵向变形障碍是心肌功能障碍的早期迹象,是检测有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早期心肌疾病和随访化疗药物心脏*性的方便工具。
整体纵向应变可为心衰患者(包括HFrEF和HFpEF)提供有力的预后信息。作为某些心肌疾病的标志物,可辅助评估心脏不同步患者;有助于左室肥厚患者鉴别诊断;为心肌炎患者提供预后信息。目前已被多项指南推荐作为综合评估心肌功能障碍的指标。
最近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