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临床表现为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全球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
欧美成人心衰患病率为1%~2%,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超过10%。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使未来发展为心衰的人群更为庞大。尽管心力衰竭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心衰患者死亡数仍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通过对Pubmed数据的文献检索,分析心力衰竭目前全球的研究概况。
从论文发表数量上看,美国、英国、日本位居前三位,中国排在第六位,在心衰诊治的研究领域,中国逐渐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在心衰领域专家论文发表数量方面,FonarowGreggC、McMurrayJohnJV、vanVeldhuisenDirkJ位居前三位,也是目前该领域顶尖的专家。
从心衰的研究主题词来看,可以发现目前心衰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
心衰的生物标志物,如目前的BNP及NT-proBNP,用于对心衰的诊断及疗效的评价;心衰的药物治疗,如目前新出现的药物诺欣妥,为心衰患者带来福音;心衰的器械治疗,如CRT,可明显减低患者死亡率;人工心脏瓣膜等领域。
科研是一份枯燥繁琐的工作,在我们享受诸多科研成果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背后科研工作者留下的辛勤汗水,科技强国,科研首当其冲。